花和华

标签:
文化古音吴语j&363花痴 |
分类: 文字杂谈 |
普通话中“花”发huā的音,“华”发huá,仅是声调不同,这似乎意味着这两个字具有共同的来源。
查甲骨文,果不其然。先有“华”字后有“花”字。“华”甲骨文写作http://s9/mw690/001lrxfygy6JZk60sic78&690,像一棵树花开满枝的样子。因此,华的本意就是花朵,后来,华字有了其它引申意,便将其本意让给“花”字来表达。华、花的古音都是hū。《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有这样的诗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来念,你肯定觉得它不押韵。但换用古音来读,华音hū,且音qū,味道就出来了。
吴语中,花依然是古音,常熟话中“花”发hū音,虞春发现,跟花结伴的词竟常含贬义。比如形容一个人喜欢出馊主意,便称他的主意为“花头经”,意为“花样”、“花招”、“把戏”;形容一个人男女关系不检点,叫“花绰绰”,也写成“花赤赤”;说话容易迷惑人,称为“花功”,如果有人说你“花功好”或者“花功道地”,千万不要以为是赞美你,恰恰是“会拍马屁讨好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举止轻浮,便说“花头嗒脑”,也有说“花头花脑”;说人吹牛没有边际是“花好稻好”; 如果一个人老是表现出对异性感兴趣,那么一定会有人说ta是“花痴”。
花有这么多贬义,怪不得人们给孩子取名时都喜欢用“华”而不用“花”,比如有叫“月华”和“光华”的,没见过叫“月花”和“光花”的吧?华有以下几个意思:1.美丽有光彩;2.繁荣昌盛;3.事物最好的部分;4.指时光,岁月。常熟话中“华”音wū,跟吴、胡同音。
《山有扶苏》中的“狂且”,马瑞臣《通释》:“狂、且亦二字同义,‘且’当为‘伹’字之省借。《说文》:‘伹,拙也。’伹狂,为狂行拙钝也。”由此,虞春以为,吴语中称孩子为“小jū”,现在常把这个jū写成“鬼”,似乎不合古人的意思。鬼意味着祖先,子曰“敬鬼神而远之”,鬼是用来敬和拜的。从“小jū”的日常用法来看,绝不是小祖宗的意思,因而写成“小伹”可能更合理一点,伹有“笨拙,迟钝”的意思,亦指“笨拙的人”,常言道打是亲骂是爱,把孩子骂成“小伹”,透出一份浓浓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