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气质与世界名城
(2012-07-20 10:07:45)
标签:
扬州世界名城旧金山波士顿哈佛杂谈 |
分类: 如是我文 |
实在不想凑这个话题的热闹,可日报抬出班长的招牌来约稿,只得拉杂一篇。
囿于识见,在我的心目当中,堪称世界名城的不过数十座城市而已,她们有的以贵闻名,如各重要国家的首都、国际组织总部——华盛顿、北京、日内瓦,有的以富闻名,如各金融中心、商业都会——纽约、上海、香港,最多的是以历史文化闻名,如宗教圣城、艺术中心、旅游胜地——耶路撒冷、麦加、佛罗伦萨、威尼斯,有的则是诸种因素兼而有之如巴黎、罗马。除此而外,甚至还有以战乱灾难闻名的如萨拉热窝、广岛、喀布尔,当然也有一些是在特殊人群中闻名的,如音乐界人士所钟情的维也纳、萨尔茨堡,足球界人士所热捧的曼彻斯特、巴塞罗那,博彩界人士所热爱的蒙特卡罗、拉斯维加斯等等。
非“集”不能为“市”,粗略看来,凡已经成为或者正在成为世界名城的,无不是金钱、权力、思想、艺术、科技等等人类文明要素的集聚之地和关注焦点,而且都具备或孕育着足以使其为世人乐从的独特的城市气质。我以为,有志于成为世界名城的扬州,除了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加倍努力使自己成为世界级的要素集聚地之外,还需要一番水磨工夫来打造城市面貌、塑造市民精神,涵养自己超越他人的城市气质。
曾经随一班志趣相投的同学共赴美国作百日游学,美国的大学之道,除了逼着你苦学精研,同样重要的还有案例分析和校外考察,北卡罗来纳州之外,我们的Field Trip之足也初涉了美国东西两岸。年轻的美国挟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短短二百年便成为地球上空前的富强国家,虽然立国不久,可世界名城的数量也不在他国之下。我们时日有限,所选择的目的地也就是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这几座声名显赫的城市。五城旅情,各具风华,而我认为与扬州最为气质相近的便是旧金山和波士顿。
2009年一个春天的下午,我们在云端一边追逐着西行的红日,一边掠过密歇根湖、越过落基山,五个小时的飞行,
在这里,南欧的色彩掺杂了亚洲的风情,代替了东北海岸英式城市拘谨而忧郁的格调,城市的节奏如同拉丁舞曲一样繁复热烈,城市的味道也如中国菜肴一样变幻多端。整座城市,有如打翻了现代画家的调色板,来自五大洲的五色土壤在此叠加交融、各展异彩。
开放、多元——旧金山的气质,也曾在扬州的血脉中流淌!
波士顿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更是一座连空气中都飘荡着IQ的学术之城。1620年, “五月花”号乘客中的一支在查尔斯河入海口建立了定居点,并用他们家乡林肯郡的波士顿镇为此命名。在波士顿的旅程,便是著名的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我们顺着一条红砖铺就的细细地标线且看且行,波士顿倾茶事件、莱克星顿的枪声、邦克山战役的纪念地,美国参与的历次战争阵亡者的纪念碑等不时在城市的角落次第呈现,凝重的历史为这座城市抹上了厚厚的一层血色记忆,也成就了我们那一天的红色之旅。
“平生不识哈佛面,便称博士也枉然”。穿行于和波士顿街巷相连的剑桥城曲折的街道,哈佛图书馆、哈佛科学中心、哈佛法学院、哈佛商学院、三一教堂、J.哈佛铜像,惊喜一个接一个出现在视线之中。路边拄杖独行的老人,不定就是哪一届诺贝尔奖的得主,林间匆匆而过的学子,也许就是未来的总统或大亨。移步未久,哈佛的气味仿佛已经浸透了游子的身心,能够置身于哈佛校园的,也许永远只有很少一群人,而只要拥有能接受知识和真理的心灵,就可以在地球的任何一角感受到哈佛的精神。
厚重、文雅——波士顿的气质,对扬州来说又是何等的熟悉!
城市气质,源于形成城市之初,由集聚城市的要素性质与城市的人民共同培育而成,也会随着集聚要素和市民素质的变化而演变。拉杂的短文快要收尾,懒于多作理性的深思,却忽然想起了令我印象颇深的美国“排队文化”来。
美国人排队有个约定俗成的“四不”原则,就是不贴身、不超线、不扎堆、不穿越。排队的时候要离前面的人半米左右,“加塞”更是不可能遇到的事情,即使队伍拉得有半里远,也不会分叉或者扎堆,一眼就能找到自己该跟在哪个“line”后面,从队列空隙穿越而过的人也很少见,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宁愿绕路也不愿妨碍排队的人。
排队虽是小事,但却体现出人们的自信和自尊。一个人人自觉排队的民族,必然有自己所坚信、坚守的目标,总会少一些浮躁、少一些盲目而多一些效率与和谐的。扬州确立了“世界名城”的目标,前程固然远大,脚步更要坚实,也许,当我们气定神闲、坚韧不拔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时候,属于扬州的独有气质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氤氲馥郁于城市的空间,使我们的远大目标显得更加亲切、更加美好并最终展现在你我和世界的面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