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春联》是个坏例子
(2011-11-30 09:03:08)
标签:
苏教版
语文教材
课文
春联
格律
对仗
方言
风拂千条柳
雨润万朵花
教
|
分类:
如是我文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是《春联》。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好的春联除了看上去喜气洋洋之外,读来也是朗朗上口、意境隽永,让小学生从小接触并学习春联的基本知识,肯定是件好事情,可苏教版的这篇课文安排的课后练习,却是一个“坏例子”。
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练习中的上联是“风拂千条柳”,下联是“雨□万朵花”,要求学生填出下联中空缺的字。从书中的插图看,很明显地暗示是个“润”字;上网查了一下,几乎所有的教案都把“润”字当作首选答案甚至是标准答案。
问题就出在这里,中国的对联是要对仗的,对仗是一种格律要求,不同于现代汉语修辞方法中的对偶。依书中的例子,上联是为“仄仄平平仄”,下联要对“平平仄仄平”才符合格律。上联中的“拂”字,在普通话中读作“浮”,但它却是一个入声字,属于仄声。按照近体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惯例,上联“风拂千条柳”符合格律,但下联若对“雨润万朵花”,“润”字为去声,也属仄声字,以“润”对“拂”就成了仄仄相对,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在对仗联句中的。
所以,虽然从意境看,“风拂千条柳,雨润万朵花”,一动一静、一轻一重、一线一点甚至一绿一红、一干一湿都体现出来了,可算佳偶,但既然教的是中国传统的春联,那就必须教得地道,就必须讲究平仄。“风拂”可用“雨催、雨萌”等等为对,而这个首选答案“雨润”只能算是错答,要是到私塾先生面前,是要打手心的。
江苏的出版社出的教材,编者应该了解江淮方言和吴方言中“拂”字的入声读音,所以会选中这副对联为例,可万一北方省份选用了苏教版教材,相信绝大部分从没接触过入声字的师生会认为“拂”就是念阳平声,那么上联就成了“平平平平仄”,下联对的是“仄仄仄仄平”,那就错得更加离谱了,更何况北方学生若是听过传统相声《八扇屏》的话,一定会联想起“风吹水面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那副名对的,未免会影响课堂气氛。因此不管对南方还是北方的学生来说,苏教版的《春联》课文安排的练习,真的是一个“坏例子”。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