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萧平教授趣谈扬州八怪

(2009-11-24 15:04:03)
标签:

文化

扬州讲坛

扬州八怪

萧平

郑板桥

文人画

分类: 《扬州讲坛》

    【转自“五亭桥畔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c87c20100frbg.html”】

 

     11月20日下午,著名画家、学者、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名誉会长萧平作客《扬州讲坛》,以独到的见解,讲述了扬州八怪的历史、艺术与传承,演绎那段二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的画坛传奇,为人们解开了扬州八怪流芳中国画坛之谜。

  康雍乾时期,政局稳定,生产发展,经济发达,文化也兴旺起来,有“海内文人半在维扬”之说。画家亦是如此,当时在扬州的知名画家共有一百数十人之多。就像今天的优秀艺术家北漂到北京一样,当时在扬州的几百名画家其中有一大半人都是从外地进入扬州的。

  扬州八怪形成前,扬州就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画家。同时期,扬州还有另一类画家,这类画家的作品笔触非常工整,跟文人画风格迥异。“扬州八怪”跳过了这批画家,直接走文人画的路线。

  对“扬州八怪”的称谓,一开始其实并不是褒义,相反带有贬义色彩。所以称他们为怪,是因为他们在作画时不守墨矩,离经叛道,再加上大都个性很强,孤傲清高,行为狂放。实际上,当时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重要画家并不止八人,约有十六七人,“八”并非确数。按最早的记载有:金农、黄慎、郑板桥、李鱓 、李方膺、汪士慎、高翔和罗聘。众说纷纭,一直到近代,也没有明确界定具体是哪八个人。我自己认为,扬州八怪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八个人,比如罗聘的夫人方婉仪我觉得也应属于“扬州八怪”的范畴。我的观点是“扬州八怪”中应有一位女性,方婉仪的画并不逊色于她的丈夫罗聘。扬州八怪也不是一个画派。但是,人们通常习惯上称他们为一个画派,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这些人有共同点:他们都走文人画之路,诗、文、画皆精。他们共同生活在扬州,有着亲密关系。下面着重讲一下扬州八怪中的代表人物。

  汪士慎 安徽人。他幼时家贫,早年很不幸,后居扬州卖画为生,擅长画梅,所画之梅被人称为“汪梅”。汪士慎不善交际,沉默而自卑,羞于谈钱。

  汪士慎生平唯一的一次远行是去宁波看海,回来之后就发现视力开始衰退。他五十多岁左眼失明,六十多岁右眼失明,但他并没有放弃作画,在双目失明之后仍然坚持写字作画。他失明之后的作品上面会有“心观”两个字,意思是用心来看世界。

  李鱓  兴化人,与郑板桥同乡。他从小喜爱绘画。二十多岁,就中了举人,去北京献画给康熙皇帝,得赏识。对此,他自己也很得意,曾留下“喜上最高枝”的诗文。但是他的性格张扬,不甘于温文尔雅的画风,画风渐渐粗放,不拘法度,渐不容于宫廷画风,又因在做县令期间以文人的方法做官仕途不通,只好回家,身心受到极大挫伤,以卖画为生。李  作画善于用水,绘画成就上甚至要高于郑板桥。

  金农 杭州人。他一开始并不作画,以作诗为生,但在当时的扬州,作诗很难赚到钱,于是为了生计,他创造了文化产业。他从外面买砚回来自己在上面题字之后出售,还做灯笼,在上面画画、写字。金农学画从六十岁开始,或许大家会问,六十岁才开始学画,不会太晚吗?但金农却在绘画领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他优秀的综合素质。自己独创一种书体,自谓“漆书”。

  黄慎 出身贫寒,家乡在当时福建的一处穷乡僻壤。他幼时父亲去世,母亲肩负一家人的生活。他一开始学习画人像,后来扬卖画,三年赚到了钱。为了迎合买家的需要,他的作品多以神仙佛道为题材。他还有“以画换妾”的故事。

  高翔 地道的扬州人。生活清苦,性格孤傲,一生敬佩石涛。他作的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画,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作画是人抒发、宣泄情感的一个窗口。

  郑燮 号板桥。郑板桥跟唐伯虎一样,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很多,妇孺皆知。他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县令,后弃官来扬,卖画为生。他是一个有很强人民性的画家,曾题句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他还创造了一种六分半书体。

  李方膺 南通人。曾做官长达二十年,是扬州八怪中做官时间最久的一个,但由于生性耿直,他的仕途也不顺。

  罗聘 安徽人,迁居扬州。他是金农的弟子,在“八怪”中,年辈最小。他的作品很少,但他的墨迹一向被视为珍宝,《鬼趣图》可以说是中国漫画之祖。他的妻子方婉仪有才有貌。他们全家人都会画画,包括他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才气横溢。

  扬州八怪在中国历史以及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文人画曾始终带有很浓重的士大夫气息,脱离大众。扬州八怪使得文人画“还俗”,将其推广到了民间,他们的画风也影响到了以后的齐白石等人。我国文人的传统是以书入画,但扬州八怪却是以画入书,他们的画各有风格,书法中带有绘画因素。扬州八怪的书法作品题款最自由开放,题句千奇百怪,完全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