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内在的财富
(2009-09-22 09:49:12)
标签:
柴松林扬州讲坛人间福报文化 |
分类: 《扬州讲坛》 |
柴松林教授,法国国立高等研究院统计学博士,现任《人间福报》总主笔,环境与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台湾观光学院董事长等。19日下午,柴松林教授应邀登上《扬州讲坛》主讲《内在的财富》,阐明通过增强学习力和品行修养来迸发人生更大的内在潜能、力量。
人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关口
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问题。首先是生存的问题,人要保护自己的健康,面对危险的时候,有智慧和能力去化解。
然后是生活的问题,人活下来不容易,还要面对各种生活的难题,比如说和谐的人际关系,美满的家庭环境。人不但要和别人和谐相处,还要学会独处,需要学会各种生活能力。面对社会的时候,有哪些公众的礼仪需要注意。当你的角色不对称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和别人很好相处。你要有工作能力,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过去你拥有一技之长,可以用一辈子,现在可不行了,过不了多久就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这样就需要你拥有随着时代进展都需要的技能。如何搭建一个和睦的家庭也很重要,家里人整天都在一起,难免会产生摩擦。解决起来的困难,比陌生人要严重得多。因为陌生人可以离开,家里人却不行,每天都要见面。结婚以后,夫妻关系是最难相处的。而当我们走入社会,开门有邻居,上学有老师,工作有同事,你要学会面对,如何经营和别人的相处之道。
有时候,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情绪经常失控,这就是过分紧张的结果。我们要学会放松,也就是休假。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道路。并不是说,休闲就是完全为了娱乐。如果所有人的休闲时间都用来娱乐,那社会怎么进步?我们应该把休息的时间,用来从事使自己成长的活动。比如学习知识,学习新的技能,去帮助其他人等等。如果是单纯的工作,会让人觉得人生单调乏味,所以要培养自己的性情,鉴赏艺术,就会发现生活很美好,举目所见都是美的。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群体之中,有时候要学会独处。那么有人就觉得寂寞难耐,就四处外出找伙伴,做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这样就非常不好了。
除了生存和生活,人还要面对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人要挖掘自身的潜在能力,人要有理想地过完一生,不然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要想实现理想,就要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独立人格。当我们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要愉快地和世界告别,说我这一生已经尽力而为了,现在我要休息一下,而不是哭哭啼啼地离开。
古代实现生命的理想,似乎更容易点。因为原始人的生命只有19岁左右,今天呢,很多人都可以活到八九十岁。根据现在的科学研究,人的生命可以延长到120岁,让那些疾病不至于很早发生。
诗人保罗说,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变化得太快了,经常有老年人说现在年轻人不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老年人不知道年轻人想什么了,这就是代沟,很多坚持的东西已经发生变化,甚至被否定了。我们以前上学,打算盘是必修课。现在呢?算盘都要成为古董了。这就是社会需要不一样了。
传统学习到社会学习的转型
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终生都要学习。中国很早就教导学习,扬州提倡构建学习型的城市,这是不容易看到的。过去学习,是走进学校,一旦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就结束学习了,这就是二阶段人生,现在我们要延长学习的时间。
学校传授的是学习技能,老师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再让他们去适应未来的生活,这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有点合不上拍。
社会学习和传统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呢?传统的学生是个体,而社会学习是全民性的,是全国十几亿人一起学习。不分性别,年龄,财富,都要学习,大学毕业是一个阶段,而学习不能跟随着大学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学习应该是终生性的。人只要活着,就不断学习。不论任何场所,不只是学校,都要开始学习。传统学校都是为了上一级的学校做准备,小学是为了中学,中学是为了大学。终生学习是不需要任何条件的,学习资源达到全社会共享,商店、庙宇、工厂都可以敞开,让有学习需要的人都可以走进去学习。
我们要有学习的能力,还要学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自己岁数不断增长的时候,要学年轻人的道理。日本人做过一个调查,老年人认为最高的品格是报恩,而年轻人则完全不能理解。我们要学会谦卑,学习别人的长处。特别是中国人,要学习别的民族优秀的艺术。
我们要学会认知,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做事,具备了一定经验后,做事有经验,知道轻重缓急。我们要学会不浪费时间,尽量不犯错。
现在有大学生找到工作后,一半说是大材小用,一半说是学非所用。其实,就算你读到博士,你也不过是学到一些皮毛,说是小材大用一点都不委屈。不要满足眼前的皮毛,应该用一种开阔的心胸不断学习。
决定人生改变世界的品格
人要有慈悲之心,对众生都慈悲。叔本华说,一个人对待动物残忍,对人一定不仁慈。我就对女儿说,如果你交往的男朋友喜欢打小动物,上饭店喜欢点“活鱼三吃”,那最好和他分手,他将来有家庭暴力的倾向。
学习最方便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的方式灵活多样,随时都可以。成年人不上课,不考试,可以阅读的书籍分为三类。一种是更新性阅读,让自己的知识不至于落伍。一种是开拓性阅读,读自己专业以外的图书。还有一种是优雅性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是阅读自由人。我首先会读一些本专业的书,然后读一些了解社会真实结构的书,还有一些经典之作,有很多经典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和命运。
学习,成为受人尊重的人,并影响其他人。早在500年前,就有一位哲学家说,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城堡的坚固,不在于宫殿的华美,而在于人民的教育所表现出来的人品。
国际上公认的,人要具备六大品格。一是尊重,二是表现力,三是讲究公平,四是信赖,五是关怀,六是公民责任。一个成熟的人,不断探索自己的人生观,不随波逐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同情心,有爱心。
人品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人品是否高尚,每个人的人品高尚了,社会就会改变了。所以说,品格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