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识哈佛面,便称博士也枉然”。二十多年前从那部著名电影《爱情故事》中第一次认识哈佛大学,青春少年只知为古老校园中的伤感故事而黯然销魂,可对哈佛的深沉博大却茫然无知。今天特意西装革履来拜谒哈佛的,却已是个年届中年的人生游子。
半世一身的郑重,却没料到哈佛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刚走出旅馆几分钟,路边一座普普通通的红砖楼房的门前就赫然挂有铭牌,上刻“肯尼迪学院”几个大字,须知这可是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国际王牌学院,有着世界最大的案例库,我们在杜克学习的案例大多是从这里买去的。继续穿过剑桥城曲折的街道,惊喜一个接一个出现在视线之中。哈佛图书馆、哈佛科学中心、哈佛法学院、哈佛商学院、三一教堂、J.哈佛铜像;路边拄杖独行的老人,不定就是哪一届诺贝尔奖的得主,林间匆匆而过的学子,也许就是未来的总统或大亨。不知不觉之间,哈佛的气味仿佛已经浸透了游子的身心,按照大导演李安的口气来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哈佛”,能够置身哈佛校园的,也许永远只有很少一群人,而只要拥有能接受知识和真理的心灵,就可以在地球的任何一角感受哈佛的精神。临走的时候,在纪念品商店为嘉嘉买了一件印有哈佛字样的上衣,许愿是不出声的,但许的什么愿,上帝和大家都知道。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同处剑桥城,而两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麻省理工的建筑明显的更加“理工”,不事装饰的水泥大楼,按严格的几何原理和物理原理设计建造,无可挑剔的精确,而在众多冷静理性的大楼之中却冒冒失失钻出一个魔鬼式的楼房,夸张艳丽的色彩,支离荒谬的造型,看上去不堪外力即将坍塌,却仍然顽固而又顽皮地歪斜在麻省理工的楼群当中。麻省理工代表着尖端科学的尖端,但再尖端的头脑也并不因此就失去童心,这座楼房,也许就是麻省理工的一颗童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