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133天—1月12日—ID

(2009-01-14 19:40:30)
标签:

杜克大学

美国

学习

杂谈

分类: 赴美日记

今天是周一,按照课程安排,该正式上课了。早上依旧是杰西卡将我们带到Sanford。首节课是谭教授的福利经济学,谁也没想到这位先生“轰隆”一声给了我们个下马威。没说几句,就让我们就一篇20页的经济学论文进行研讨。蒙了,全蒙了。这篇文章是他昨天刚发给我们的,就算全是中文,当晚也来不及看完啊。何况我们昨天凌晨刚刚到校,大脑还没有解冻,谁还啃得动这么硬一块骨头?勉勉强强讨论了一阵,谭教授看到我们这幅狼狈像,只好大发慈悲,改为明天讨论。

午餐是在杜克大学的学生中心吃的。吃饭之前,先去办了一张杜克大学的ID卡,一卡在手,诸事不愁。这张卡虽然比不上美利坚合众国的绿卡,但在杜克,就是身份和权利的象征和保障,卡上充了美元,凭卡吃饭、凭卡借书、凭卡购物,有了ID,就可以享受杜克学生的一切权利。拿到ID卡,顿时有了翻身做主人的感觉。施施然步入学生中心,踅摸了一大圈,沮丧地发现到底是在异国他乡,那么多的餐馆,竟然找不到合口的,只好一肚子不情愿地到扬州老乡开的熊猫快餐吃一顿American Chinese Food,花去美元五块七毛五。

吃完午餐还早,顺势在校园里随喜一番。杜克虽然是上世纪20年代创建,校史不过80年,可建筑却独具风格。一色浅褐色的石块外墙,人称“杜克石”,古色古香,颇有海德堡的风味。特别是它的代表性建筑——一座哥特式教堂,塔楼高耸,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肯定是真古董,随手拍了一些照片,都传到了博客像册里。

下午的日程就比较轻松了。一位黑老兄,西装笔挺,鼻梁上架着副金丝眼镜,一脸庄重走入教室,乍一看好像教授(后来才发现,教授大多不穿西装。),一介绍才知道,黑兄是来推销借记卡的。都说美国金融危机,大概是真的,推销借记卡都推到我们这些临时学生这里来了。反正没什么费用和风险,办就办吧。从身上掏出点美元,办了张美国卡,现在咱可是在美国有户头的人士啦。印象深的是黑兄也不带个验钞机,也不像我们国内的营业员把你的钞票捻了又捻,照了又照,只是大大咧咧地将我们的美钞往信封里一放,立马开个收据给我们,一点都不怀疑是否有假钞,要知道美元的假钞也是够猖獗的呀。黑兄和我们素昧平生,为何如此相信我们,估摸着还是杜克的ID起作用。

到晚饭时间,各个伙食组开始行动。我们的小组5个人,两男三女,不管从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来考量都是科学合理的上佳搭配。所以初次开伙,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其乐融融。饱餐一顿,回到公寓,赶紧读欠谭教授的那篇大文,用功到12点,也只看了个大概,这时感觉脑袋已经有两个那么重,眼睛酸酸的看谁都是两个脑袋。哎,开学才第一天,后面的日子还长呢,悠着点,睡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