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没有上过岸,听青蛙的转述,想象陆地上的事物,结果脱不开鱼的影子。
陆游早就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让我想起近代史上中日学习西方的事情来。
中日两国同为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先后遭受西方的欺凌,都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开展明治维新。
中日看到的西方的表象是一样的:坚船利炮。要知道西方的真面目,自然要去西方看看,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但是日本政要去了,中国洋务运动的政要当时没有去。
中国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李鸿章、张之洞可谓能臣,但是当时都没有正式出国考察过。他们脑子里,西方就是坚船利炮。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办工厂、造武器。以为这样,就可以富国强兵,维护大清的统治。
张之洞提出一个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中国的集权专制不变,科举制度不变,只是把西方的技术拿过来。就这样,中国也有了貌似实力强大的北洋水师。
1871年12月23日日本岩仓使团从横滨乘美国商船"亚美利加"号启航,总共访问了美英法比荷德俄丹麦瑞典意奥瑞士等12个国家,历时l年零10个月。岩仓使团
以右大臣外务卿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以大久保利通(大藏卿)、木户孝允(参议)、伊藤博文(工部大辅)、山口尚方(外务少辅)为副使,共48人,另有50多名留学生随行。广泛接触各国首脑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民,考察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各种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要塞、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参观名胜古迹、博览会等,全面认识西方文明。
后来,大久保利通和伊藤博文都做了日本首相。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进行全面改革,日本变成一个新的日本。
大考的日子来了,那就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
从硬件上来说,双方旗鼓相当。
当时清政府集中财力物力给慈溪太后过生日,北洋水师经费不足,弹药不足。军官用军舰走私,士兵赌博,训练松弛。日本集中全国之力,志在必得。
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苏轼有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来临,水温变暖,鸭子在水中,先感知到。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深入了解西方,片面理解西方,有如盲人摸象。中国在近代又跌了一大跤。
武汉市2017年中考原题
有一条鱼,一直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情,却因为只能在水中生活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后,便跳上了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讲述了他的见闻。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事物,鱼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了想象,但所想象的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人被想象成用鱼尾巴走路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牛是头上长角的鱼……
其实,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对新事物的认知,离不开已有的经验,又常受制于已有的经验。所以,要想真正认知新事物,就必须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经验。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 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