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被人扒去了裤子……

标签:
美女诗人艺术家少女桦树林旅游三少民族杂谈 |
——林区,越讲越沉重的故事之128
在林业生产中,桦树因为木质较硬,纤维扭曲,并不是主要的经济材种。林工们只是用桦木做成抬木头用的肩杠,和斧子把、锹镐把等。林区有句俗语,桦树不扒皮,三年烂成泥。这句话把桦木打入冷宫的同时也为给桦树扒皮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桦树皮,与林区人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桦树皮燃点较低,相纸一样用火柴很轻易的就可以点燃,过去林区人取暖烧炉子,全靠用桦树皮引火。因此,桦树皮和柈子一样,是林区人家必备的物品。
扒桦树皮的季节性很强,一般讲究在入伏之后,立秋之前。这期间的桦树含水量充分,皮也好扒。只要用刀在桦树上自上而下地划一刀,树皮就会自己爆开,只要轻轻一扯,就可以获得一张一平米左右的桦树皮。别说早一天和晚一天不行,就是早一小时晚一小时都不行。
桦树皮由无数层组成,每一层都薄如蝉翼。过去林区纸张紧缺时,林工们常用来书写家信,鸿雁传书。直到今天,林区的青年人在谈恋爱时也喜欢把表达爱慕的话语和诗句写在桦树皮上,送给仰慕已久的对象,以博得对方的好感或芳心。
林区人还喜欢用桦树皮做成各种器皿,又来盛放烟叶(香烟)、茶叶、白酒、杂物等,这样既可以保证被盛放的物品不变味、不变质,还可以增加些桦树淡淡的清香,深受林区人的喜爱。
少年时,常和小伙伴一起走进林间,随便在桦树上撕下一条薄薄的桦树皮放在嘴边就可以嘬出鸟叫一样的声音,逗引得山林中的百鸟齐鸣,营造出一个曼妙的童话世界……
前几年,我随内蒙作家艺术家代表团去俄罗斯时,在包括涅瓦大街在内的艺术品市场上看到了制作考究,美轮美奂,精美绝伦的桦树皮制品,艺术家的精湛工艺让我赞叹不已。一时间爱不释手,流连忘返……
其实在我国用桦树皮制作工艺品的历史由来已久,北方森林民族中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等都有用桦树皮加工制作成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的传统习俗。鄂伦春的桦树皮制作工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近年来,随着林区旅游业的开发,旅游纪念品成为市场上颇受追捧的商品。林区的桦树皮加工工艺得到了普及,当然,扒桦树皮的现象也就越演越烈。成片成片的桦树活立木被活生生地扒去了树皮,诗人笔下的美少女,越来越多地被人扒去了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