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美国美华防癌协会主办的[2009希望之春]筹款餐会于近期举行的一个宣传活动,该协会多年来致力于为在美亚裔提供各种免费癌症检查、教育、宣传等活动,其运作資金基本来自慈善捐款和各家机构、善心人士与富人们的捐赠,由此又想到了目前国内13亿人正翘首以待的新医改方案。
我们国家已进行了多轮医改,但似乎越改离百姓的需要越远,而医院(我指的是公立医院)在历次医改中获得的政府投入与支持也越来越少,由此为自己“以药养医”找到了合理借口。可不是吗,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比率每年递减,逼得让大多医院想法设法从各种途径(或称歪门邪道)、利用可能的手段来变相敛钱,以维持医院的开支,增加医院的设施和盖出漂亮的医疗大楼。
在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中,国家的投入正大幅增加。但不久前看到的一篇报道解析说,尽管国家的投入会增加,但医改资金缺口依然很大,资金不足或者说钱从哪里来,依然是困扰“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瓶颈。
在美国,医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为新建或改建各种医疗建筑提供资金,或购买设备,或提供流动资金运营和开展新业务。尽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依赖的资金来源不同,但是所有的医院,不管什么类型,也都必须创造一定的剩余以偿付资金和利息。
尽管美国医院获取资金的渠道包括政府补助和贷款、发行免税债券等多种途径,但慈善性捐款至今依然是美国很多公立医院、社区医院、非营利性私人医院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慈善性捐赠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在美国医院的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为社区公益事业捐款是美国社會的一个重要传统,也是很多人崇尚的日常行为,至今在这里已有300多年历史。由于工作关系,我曾走进过很多纽约的医院,有公立、有私营、也有社区医院,在医院的很多空间里或墙壁上我看到过一些为纪念捐款者而铭刻的名单或纪念牌。
纽约下城医院,是离曼哈顿中国城(Chinatown)最近的一间私立医院﹐也是曼哈顿下城唯一的医院﹐每年为175,000人次提供门诊服务﹐其中服务的很多病人是华裔。在2007年12月5日我参加了该院大堂新装潢后的揭幕典礼,这个新大堂的装修费用以及墙上陈列的几幅中国字画全部是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富有的冯黎超庸女士捐赠。
除此之外,該院每年还在同样位于曼哈顿下城地区的华尔街上的一些高级餐厅举行募款晚宴,我也参加过几次。每次来自纽约各界的社会名流、文艺界大腕、知名人士悉数出席,大家都为这家医院慷慨捐献,下城医院因此也成功地为自己筹得款项。当然捐赠来的资金是不能随便挪用的,也不会变成医务人员的奖金,必须全部用于服务社区和民众的医院建设上,比如说为社区的人们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用于医院的扩建改造和添置新设备上、用于医院实施某项医疗服务计划上等等。
每年在纽约举行的各种大型party有很多是为医院、保健、慈善团体而筹款。我还参加过拥有122年历史的纽约高云尼医院的筹款活动,该家医院在去年举行了多场筹款餐会,目的是为医院的改建募集资金。该院院长带队参加每场筹款晚宴,而各界人士和富人们也是踊跃捧场,终于该院实现了为医院改建募集一定数额资金的目标。而根据美国联邦和州法律,捐款给非营利性机构是可获得联邦和州的收入所得税减免。
大约十几天前,美国歌星小甜甜布兰妮宣誓回归乐坛的巡演拉开帷幕,在佛罗里达州的演出结束后,她在家人和保镖的陪同下来到佛罗里达州的一家儿童医院,看望了那里的孩子们,并承诺将拿出这次巡演收入中的10万美元为该家儿童医院建立“纽约马戏团小丑基金”,为来这里治病的重症儿童送去温暖。如同小甜甜和我前面讲述的那些事例一样,这里很多人崇尚为公益事业、为慈善事业捐款,因此为“悬壶济世”的医院捐款的行为也比比皆是,由此让医院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同时也督促医院更好的为民众服务,因为有无数只捐款人的眼睛在注视着这些捐款付出后,医院的服务与品质是否发生变化或提高。
但是在我国,我们的医院接受过哪些慈善捐赠?每年接受的慈善捐款能有多少?接受过哪些富人、富翁、大款、有钱人们或年薪收入在以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计算的企业高管们的捐赠?我们的医院中有哪些资金来自财大气粗的企业、机构和富翁们?
不久前我还看到了一个报告,是中华慈善总会公布的,报告说该会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 75%来自中国以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一份慈善公益组织的专项调查显示,中国上千万家企业里,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 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慈善捐赠。目前,中国私人捐赠不足10亿元。
再看看美国的数据吧。美国的慈善捐赠10%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全国民众。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460 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志愿服务参与率为全国人口的44%。而中国的这一数据仅为人均捐款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
我相信在这些数据中,我们的那些富翁们、大款们、有钱人们的捐赠肯定是少得更可怜,他们除了在祖国发生灾难时,迫不得已从自己的腰包里吝啬地掏出一些钱财,象征性的施舍一下,恐怕在社会的公益性建设中,在像为穷人搭建医疗服务体系中做点贡献会更难于上青天吧?其实,解决中国医疗系统资金投入不足的途径,除了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来自社会的多方位筹资,还有我们的富人们、财大气粗的企业家们、各界机构、善长们,是否日常也能伸伸援手,帮助我们的草根阶层和广大穷人们能改善健康、享受到医疗保障的温暖做点贡献呢?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