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走有人来,不同的是有的是我们身边至亲至爱的人。
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走了,同事的父亲走了,每当有生命离开总会让我想起内心隐藏的痛,想起父亲,想起王老师,想起分别时的痛楚。
今天看了柴静写导师的文章《陈虻不死》,寥寥数字,让人动容,说到我心深处,相似的经历,相似的话语,相似的交锋,我和王老师也曾有过,他对我说的那句“你要做大记者”,至今埋藏在我心中。柴静的文字仿佛情景再现,只是恩师已驾鹤西去,而我至今碌碌无为忙碌于世间,恩师的愿望和要求至今遥遥无期......
“要宽厚,既然文如其人,为什么不从做人开始呢?”
“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记者,就必须这样。”
“人怎么才能宽容呢?”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么?”
后来才明白他的用意——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宽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现在他走了,我才明白,耕耘本身就是收获。
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上,他始终向真而生,没有泯灭过自己的心灵,并非因为他的道德,而是因为他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生命的热爱。他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标准和灵魂。
他的丧失,我们将要用漫长的时间来体会。
(借用柴静的话)
但是,只要我们心存对他的记忆,王老师不死。只要我们不因为恐惧而变成我们最初反对的人,王老师不死。只要我们尊敬和坚守这个职业的标准,王老师不死。只要我们仍能在一个片子中投入我们的泪水,情感和生命,王老师不死。只要我们在人们都服从于错误和谎言的时候仍能站出来说“这不是真的”,王老师不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