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奥运和高尔夫被奥运

(2009-10-26 09:57:26)
标签:

杂谈

 

 

高尔夫进奥运了,这其实主要是高尔夫发达国家的主动性向奥运大家庭靠拢,当然我们也是轰轰烈烈地在自己的家门口很主动性地吆喝着。今天才想起来写点东西,其实有点落伍了。

 

进奥运的那天,就有行业的朋友发短信祝贺,这高尔夫进奥运好象把中国高尔夫从水深火热里拉了回来。其实,高尔夫进奥运后也不代表国家就可以把高尔夫作为普及和大众化运动来发展。因为,中国在奥运上拿金的项目并不一定是普及和大众的体育项目,比如跳水,比如体操。

 

其实说到一个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大众,也许另一种理解比较合适,特别是在人口如此多中国。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大众化并不是需要到处都是这个体育项目的场馆,也不是大众都要亲自参与到这个运动中,而是这项运动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大众能够了解并能够在作为旁观者时,脑袋是清晰的。想到这里,我觉得很多业内人认为高尔夫进奥运,5年或10年会在国内成为一项普及并大众的运动,也许仅仅是也许。

 

以上形成的高尔夫进奥运的事实,和很多同仁对高尔夫进奥运之后的美好联想,都是我们业内带有一定主观意识的一腔热血地前进。

 

其实剩下来更重要的前进也许是高尔夫人怎样让大众被高尔夫一把。其实从小到大在信息相对匮乏的环境里,每个人大部分都是被教育、被运动等。到了现在的环境,信息相对丰富了很多,虽然很多更丰富还潜藏在角落里不能被大众化,基于信息的丰富化,所以现在的社会人感觉到自己被幸福、被就业等。如果信息还是偏向一方的狭窄的话,这些被感就不会那么强烈,因为被的人还蒙在鼓里。

 

如果大众在作为一名高尔夫运动观众时头脑对这个运动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的,或者说能够了解球场的基本要素,运动的基本动作,运动的基本礼仪,这就是高尔夫在国内的最大进步。这样的追求看起来有点远离广大人民群众,有人会问,“普及大众就要让大众也打上球。”汽车普及大众到都开始下乡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自己的车,但是会开车,或者对汽车有基本的认识。所以,对于高尔夫的普及和大众化,个人还真不敢有普及大众参与的奢望,能够有今天汽车下乡的局势就让人兴高采烈了。

 

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的现象是,这边的高尔夫人憋红了脸喊着高尔夫是大众运动。那边的大众提到高尔夫就说到那是有钱人的游戏。就连和同学朋友一起谈工作时,当自己谈到是做高尔夫媒体,他们就说,“你净是和有钱人打交道。”

 

还有更狠一点的会问,“你做高尔夫媒体那你会打?”,说这话的语气,带着否定,怀疑还有点鄙视的味道。当回答会打的时候,那看你的眼神和继续交谈的语气更让人感觉到不自在。一直不明白,高尔夫到底在哪年哪月哪日和广大人民群众结了那么深的梁子。

 

因此,个人认为解决高尔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个梁子就是大众化(大众全面认识了解高尔夫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高尔夫人的主动性地让大众被动性地认识这项运动。希望每次回家就免得我向老三届的父亲解释我工作的行业属性。

 

高尔夫应该主动地在大众的阶层里面“奥运”一把。网球虽然不普及但能看明白比赛;体操不会耍但能看出真工夫;跳水没那胆,但能看出其中的难度;射击更不可能,因为禁止个人使用和拥有枪支;哪怕是打高尔夫没时间也没车,但能从比赛中看出孩子时代和玩伴一起弹玻璃球时各自的那份认真,和一起玩耍时的开心就好了。

 

总之,高尔夫大众化和高尔夫是不是必须让大众打没关系,关系重要的是,不要看到背球杆的\打高尔夫的就想到是有钱人.应该是看到一起打球的人,能想起很多年前和我们一起弹过玻璃球的人,以及和他们在一起弹玻璃球时的快乐。总是用这个比喻,人向老转变,有点怀旧,希望理解。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