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尔夫运动人群在近两年曾茂盛的姿态扩大,而打球的费用都在球场的相对默契下不停地缩水,一些高档产品的销售商开始瞄准高尔夫运动的人群,利用高尔夫赛事中介公司或者其他的门路吸引组织自己的目标客户
我作为高尔夫行业的记者,虽然是"半路出家"的记者,但是在此之前做财经记者的经历,使我感觉到高尔夫行业现在正在真正地萌芽,才开始全面的砰然而发.高尔夫不能只是职业选手和职业赛事的天堂,它也应该属于业余,属于商业,属于娱乐.
现在所有的名档汽车都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赛事,所有的大品牌都开始跃跃欲试.可能有人会迈怨中国职业赛事的发育不良甚至某些职业赛事的"无疾而终",说中国高尔夫职业赛事无疾其实是夸她了,中果高尔夫的职业赛事和职业球员有一个大瘤,那就是群众基础的缺少,大众的运动,大众运动的明星需要一个倘大的孕育\生长\成熟的土壤,而这个土壤就是越多的人参与.
今天在SINA的博客上面看到有人写京南挑战赛,有些职业球员要求出场费用.我只想说,有了20万的奖金,有真本事就使出来,没有真本事就别来.说的难听一点,不要把自己一看得很大爷一样,虽然中国就100来个职业球员,但是你们不是物以席为贵的那种,因为你们还挂不上几个星,哪怕是一个星挂不上.给你机会,就赶快施展本领,废话少说,条件少讲,到你挂上星了,你不要出场费,赛事组织方也会把钱打在你的私人帐户上.
我们不仅要欣赏高尔夫的职业风采、商业交往平台,它更是一名天生素质上佳的营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