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再见一面》桀骜副官张日山 |
张日山回到古潼京后,一呆就是七年。这七年,他再也没有踏足过长沙城,直到古潼京出事,整个地下古城被封,张日山才重新回到了长沙,回到了佛爷的身边。
虽然又过去了七年,张日山似乎没有太大改变,还是那个拔枪出套的英气副官,还是那个背着齐八爷游走芦苇荡的健硕青年,只是眼神中多了一些时光雕琢的痕迹,岁月沉淀下来的睿智。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丢了少年的情怀,眼神也苍老无边。”
随后,国民大革命开始,国共十年内战,八年抗日,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张日山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亲历了这些足以能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
果然是人生如风、今来明去,风过无痕,人生有痕,一眼万世大致如此吧!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很多像佛爷、张日山这样的前人在为我们砥砺前行罢了。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张日山送走了红二爷,送走了齐八爷,送走了夫人和佛爷,他看着老九门当家的日月更迭,他看着那些熟悉的场景,熟悉的人,如同一部要下片的老电影,在他的生命里逐渐褪色,迅速离场……
时至今日。
飞机落地,张日山从航站楼走了出来。合身的西装,显得他身形高大挺拔。一辆黑色的路虎车停在门口,玄伍看到了走出来的张日山,迅速从驾驶座下来,打开了后排座位的车门。
“会长,直接回新月饭店吗?”玄伍开着车,从后视镜里看着张日山。
“好。”
“再过几天,龙白就回来了,这次可能有消息了。”玄伍高兴地说。
“南风最近怎么样?”张日山关切地问,毕竟是他从小带大的孩子。
“南风小姐啊?”玄伍笑了笑,“她最近好像交了个男朋友。”
张日山笑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同情这个男孩。
尹南风回到家里,看到了餐桌前的张日山,特别的高兴,心里虽然乐开了花,表面上还是冷冰冰的。
“老张,你知道现在已经没人看报纸了吗?”尹南风看着张日山。
张日山喝了口咖啡,没有说话,继续翻看着。
尹南风觉得无趣,“我送你一个ipad怎么样?”
“南风啊,你不是约了朋友逛街吗?”
“玄伍又跟你说什么了?你是嫌我烦,要赶我走啊~”尹南风撅着嘴,“你住的可是新月饭店,要走也是你走啊~”
“好,那我走~”张日山站了起来,说着就推门出去了。
“喂,老东西,你要去哪儿啊?”尹南风在后面嚷嚷着。
潭柘寺的天王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旁为钟鼓楼,后面是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上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
张日山点燃三炷香,拜了一拜,插入香坛。
“佛爷,夫人,今年还是有惊无险。”
张日山穿过寺院东路,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
“方丈,叨扰了。”张日山双手合十站在门口。
“张会长。”方丈起身迎接。
张日山随即入门。
“还是问人?”
张日山点点头,方丈把签筒交到了张日山的手上。
张日山跪拜佛前闭眼摇签,签落于地。
方丈捡起竹签,“投身岩下铜鸟居,须是还他大丈夫;拾得营谋谁可得,通行天地此人无。千年古镜复重圆,自此门庭重改换。”
方丈缕了缕胡子,解曰:“淘沙成金,骑龙踏虎。虽是劳心,于中有补。此卦串镜重圆之象,凡事劳心有贵也,顺吉之兆。”
张日山听闻略有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