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
今天一大早就被队长喊起来,这于他似乎已经成了习惯,而我们也至今仍没适应这个习惯,6点半吹的哨,照旧睡到7点半才起。因为我们知道,他纯粹是抱着折腾人的心态。还记得一年前我们可爱的第二任队长照样要求我们每天按时起床,不过是采取的另外的方式:在黑板上贴上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的关于不吃早餐的坏处的科普小常识,可谓用心良苦。起床后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集合站队了,一个队一个队等待着和院领导合影,足有一个多小时。昨天还在校园网上看到今年学院的招生计划,还有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宣传标语早已出现在校园的许多角落,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如此。又到了新旧交替的时候。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不会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研究生生生活不像本科生活那样,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度过,因此,队里80来号人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玩熟络,我们就要分开。所以,即便是今天这样的场合,依然有不少同志缺席。到了这个关键时刻,许多应届的学生都忙着联系单位去了,缺席也属于正常情况。相机咔嚓的那一刻,所有人的表情都是一样的严肃,就如同证件照上的表情一样。论文答辩完后,心情并不如当初预料的那样轻松,或许是因为即将结束学生生活的缘故。而本科毕业生此时的心情应该更加焦虑,因为命运宣判的日子即将来临,等待他们的或许是戈壁哨所,或许是荒原沙漠,也或许是丛林莽山。那种等待的滋味我早已尝过。可生活还是得继续。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吃饭、喝酒、哈皮。
人们都说患难时候见真情,或许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吃苦的日子太少,因此,这3年所积累起来的同学情感、战友情谊远没有本科同学那样深厚。合影的60来号同学也只有几个特别熟悉,大部分也只是见了面打个招呼的关系。
6月21日
昨天晚上本科二队举行了毕业晚会,一眨眼4年又过去了。虽然曾经也在二队奋斗了四年,但现在已经不认识几人了。当我站在观众席中,有谁会知道我也曾是那个集体中的一份子列。在观众席中,我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们的老队长,跟了我们四年,虽然早已转业,但仍看得出他对部队的那份眷念。我想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会怀念那一段让他们成长的日子。
之前将以前旅行的片子和游记做了一本电子杂志,传给了不少战友,知道的都称我为XX徐霞克,不知道的以为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因为我的署名都是“田园”,宿舍的同学说等照了学位照后再做一册,也算是对这三年生活的一个纪念。
其实最近拍了不少片子,校园的、市区的,只是一直放在相机的存储卡里,懒得去打理,等离开这座城市后想念时再捣腾出来看看。很多时候就这样静静地坐在窗前敲着文字。窗口吹来凉爽的风。窗台上养了大半年的花早已经有同学预定,就当是我送给他们的礼物吧。
每到毕业的时候天气就变得异常炎热,今年也不例外。我还清晰地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师兄托运行李那天热得出奇,很快,我也将打好背包离开这里。实验室的师弟们已经忙碌了近半个月,终于告一段落。今天虽然是周末,但老板很可爱地跑到实验室,跟我们说了一句话就走了:最近大家比较辛苦,周末放你们两天假,好好休息休息。老板走后每个人都笑了,其实周末大家都很少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