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电台里的节目一直都在谈论关于春游的话题,我是农民的儿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农村的广袤天地给了我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只要你够活泼,就能在那里找到无尽的乐趣。
放风筝
农历新年过后,就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的暖春天气,太阳懒懒地照耀着大地,一切生物都享受着这寒冷冬季后的美好时光。家乡的田野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各种不知名的草儿换了拨地长,还有各种野花换着季地开,而这个季节的主角则是一种小黄花(五瓣的)和小蓝花(有点像微缩版的紫鸢尾),南方的花花草草实在太多,压根儿叫不上名;田鼠也从洞里面跑出来,到处找吃的,偶尔也会在软软的草地上打几个滚。大人们都将潮了一个冬天的被子拿到太阳底下晒,傍晚的时候被子上面尽是阳光的味道;而我们则拿着风筝到田野里去放飞。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和亲爱的妈妈按照劳动课本上的制作方法做了一只纸风筝,惹得其他小孩都羡慕不已,只可惜风筝飞不上天,不过我依然很开心,要知道那个时候即时有钱也买不到风筝,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拥有一件别人都没有的东西是件相当幸福的事情。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村子里的商店已经有风筝出售了,1.5元一个,于是春日暖阳的天空里便多了许多风筝,红的白的,足以让我们这些孩子充分享受寒假最后时光的快乐。为了使自己的风筝更好看,我们往往把废旧的磁带打碎,将磁带粘在风筝的尾巴上,这样能使自己的风筝更加醒目。风太大则只能放远,不能飞高;风太小则飞不起来。除了吃饭的时间,我们这群孩子白天几乎都耗在了田野里和大堤上。


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大可乐瓶,可乐瓶上缠着长长的线,风筝飞上天后便将可乐瓶插在泥土里或是树丫间,然后躺在秘密的草丛中,吮吸着青草和野花的香味,一不小心就睡着了。偶尔刮来一阵大风,一不留神,风筝就带着可乐瓶飞走了,越飞越远,飞过村前的那一片山峦,飞到未知的世界。当然,天空中偶尔也会从其它地方飞来断了线的风筝,小伙伴们便会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捡,到寒假快结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2、3只风筝。寒假结束了,可放风筝却并没有结束。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先在路上找个土堆或者在大堤上,趴在草丛里把作业写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着风筝往外跑,乐此不疲。经常看到一群孩子在田野里嬉戏奔跑,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们莫过于他们了,那是最纯朴最直接的幸福。
挖野菜
开学后,每逢周末,便邀上几个小伙伴去村前的山头挖野菜,最好吃的当属蕨菜和春笋,前者一般作凉菜,也有蕨粉;后者则经常是用来炒腊肉吃,2个都非常爽口,饭店的餐桌上经常看到。两者都属于群居植物,要么就没有,如果有的话就是一大片。蕨菜是野生的,谁都可以去挖,而春笋一般都是山里人家所植,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是不能随便挖的。而我们这些平原来的孩子哪里顾得了那么多,看到一片竹林,偷偷地跑过去,找准目标,用脚使劲一踹,然后捡起那半截竹笋就跑,要知道山里人家都是养了狗的。跑出几里远才停下来,大口地喘着粗气,为这冒险而得来的战利品高兴不已,也为了干坏事时的那种快感而兴奋不已。为了体验儿时的快乐,今年寒假的时候我还特意邀了几个儿时的旧友一起去村前的山峦,野蕨菜摘了不少,只是春笋还没有冒出来,可依然体会到了那种田园式的快乐。山上的桃花李花都开了,又是一季春来早。渴了,就拿竹竿从臭皮柑树上捣几个去年的果实。这种果树到处都是,只因果实太酸,几乎从来无人问津,以致到了次年春天还是满树黄澄澄的果实。经过一个冬天的贮酿,倒没有成熟时那么酸了,用句广告语就是“酸酸甜甜就是它”了(今年去山上踏春的时候我一口气吃了5个,差点没把牙给酸掉)。其实摘得最多还是野芹菜,家乡的田野沟渠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比自家种的芹菜要嫩要香,特别好吃,虽然菜地里种了芹菜,但我还是宁愿去摘野芹菜吃,不过要细心地洗干净,担心蚂蟥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