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归来后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复习当中了。其实有很多同学在暑假的时候已经投入进去了,包括留校,包括上考研班。而我的复习是从10月份才正式开始的。因为没有把考上研究生作为我的唯一出路。那时候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因为考研并不意味着能分到更好的单位,只是将宣判的命令拖后三年。我一如既往地平淡着。许多同学加班加到晚上12点,甚至1点,我都不为所动,照样每天晚上10点半就睡觉,因为在白天我把时间已经利用得够充分。因为这点,有个同学至今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在问我:从来没见你加过班,你是怎么考上的哦?我总是笑答:哈哈,人聪明,没办法。事实是学习需要一颗纯净沉实的心。而那些加班的同学则属于夜猫子类型的,晚上加班的效率高些。大四上学期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课了,因此不考研的同学过得很轻松,整天打游戏、看电视、打扑克打发无聊的时光,因为毕业还没有来临,大家还体会不到那种即将分别的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周五下午我们队在101教室搞完党团活动后集体看《十万吨情缘》,用那种大背投看,嘿嘿,连播四集,吃完晚饭后再看三集,这就是我们的周末生活。那部连续剧还比较好看,张家辉和张可颐主演的,连我们这些考研人员都投入到了观看的大军中。奋战了3个月,研究生考试在学期的最后几天到来了。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由于没什么压力,考试起来异常轻松,感觉也还不错。只不过那2天感冒,多多少少影响了水平的发挥。第二天下午考完专业课,本打算去医院看看那位正在住院的教授的,因为专业课是我们自己学校出的题,判卷也是由那个教授判,因此许多同学在考试前都去送礼了,而我没有去,一是没有足够的重视考研这个事情,二是我相信自己的实力应该不会考得太差,专业课考的是运筹,而我数学向来都学得可以。我就这么自信满满地走入了考场,又这么自信满满地走出了考场,我相信考研录取名单上一定会有自己的名字。

次年四月份,我们焦急等待了三个多月的考研成绩终于下来了。事实是由于我没有去送礼,那个教授给了我一个最低分,150分的试卷他居然只给我92分,而那些送了礼的同学都是130分以上。而我参看了参考答案,我的卷面分绝对不止那个分数。本来三门基础课我是排在队里的第三名的,可是加上专业课我就排第六去了。这样一来我当年直接上的希望就有些渺茫了。结果是当年我们队直接上的只招了5名,而剩下的4名上线的同学必须先工作一年,然后再回学校读。我与应届只是打了个擦边球而已。4月底的时候有背景有关系有来头的都开始张罗着跑工作了。当初考军校的时候我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的,没有任何关系。只能默默等待命运的宣判。其实那时候自己的思想真的很单纯,真的是抱着一颗献身国防的心投身军营的。不论分到哪里,我始终相信是金子始终都会发光的。突然有一天,队长和教导员找我谈话,说总政今年下了一个文件,要优先考虑品学兼优的学员的毕业分配问题,每个毕业队四年所有学科总成绩排名前几名的同学可以自己选择军区,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想到自己的父母,我选择了广州军区,因为那里离家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