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看电影的人知道这部影片好,好在哪里;糟,糟在哪里。其中,能看出门道来的人,尤其知道它是好在编剧,还是好在导演;是好在摄影,还是好在演员。学电影的人从哪里入门,就应当从分得出好在哪里开始,然后知道在那个环节上我们需要什么。
一部电影的灵魂是编剧赋予的,尽管现在所谓编剧已经是各式各样,传统的个人行为似乎正让位于团队的合作;经典的闭门写作似乎正转变为一群人策划的结果。但是,这些都不会改变编剧在创作中的地位。正是编剧完成了从情景到细节,从人物性格到主题深度的各种构思。因为编剧的水平差异,有时我们不一定会承认在某部影片中编剧的巨大作用。但当你面对着那些赢得了人们喝彩,赢得了票房成功的影片时,难道你能不想起编剧的功劳吗。事实上,每逢这时候一定就是投资人四处去找这样的编剧的时候。而编剧向投资人讲述一个故事时,就是编剧在赋予一部影片的灵魂。它或者很喜剧,充满人间幽默;或者很深沉,传递着智慧和深情;又或者它会很个人化风格化,却流露着自己对世界的诠释。编剧一般会想方设法让投资人接受他的故事,所以编剧的成功很有可能就是一部影片的成功。而当我们的制片人在没有被编剧征服就拍板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一部影片失败的开始。
灵魂在这里自然不是指形而上的意识。灵魂是指通编故事的生命所在。这个故事是有生命力的,是会吸引人的。影片能够如是,影片就有灵魂了。制片人要学会找那些懂得讲故事的人,听的人都情不自禁跟他走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编剧。在一部影片没有导演,没有演员,没有摄影的时候,这样的人已经在听故事的人们中展开了银幕,渲染了画面,塑造了人物,调度了镜头。
我很有幸遇到过很多这样跟我讲故事的人,我不知道他们回去之后能否被老板们用作编剧,他们的故事能否成为一部新片的剧本。不过我们大概知道,现在很多老板是不善于听故事的,是不想听故事的,也是不会去听故事的。他们很简单地了解一下关于能否赚钱的判断就表示开机,然后血本无归,之后又立即宣布从此不再触电。这样的公司是很难成为产业的中流砥柱的。讲故事的人在电影公司里越来越少,我们的电影也越来越不好看。现在大家都会指责说,某某电影连故事都不会讲,或者,某某影片没有故事。故事的不精彩、不动人,已经成为我们影片的通病。
西安曲江集团今年搞了一个编剧班,反响很强烈。人们意识到了在电影产业中编剧的重要了。中国古代有一个哪咤出生的故事,他先有莲藕做成的身架,但还不是人。仙人李靖给哪咤施了仙术,哪咤才活转起来,成为哪咤。使整个电影团队获得生命的人,就是施仙术的人。编剧的价值就在这里。对编剧的要求就在这里。如果这口仙气的含仙量不足,活转起来的就不是后来的哪咤,不是能大战二狼神的神勇哪咤了。不知道编剧班的老师和学员们领会到了这一点没有。最关键的是,吹气者必须是李靖,必须是仙人。不好的编剧吹出来的是俗气,影片一定就是很糟糕的。所以今天的要求一是在影片拍摄前确立编剧的地位,一是要求编剧的水平要提高。人才的储备首先是编剧的挖掘,是对编剧的重视,是编剧水平的提高。统一地说就是为电影的创作找好高素质的编剧人才,我们现在的“缺一门”最缺的就是好编剧集群。
在大连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我们有幸看到了日本新片《给逝者送行的人》,译名又叫《入殓师》。这是一部悲喜剧。青年大提琴手从人生的幻想回到现实,离开破产的乐团做了入殓师。这个近乎社会边缘的职业,让他在谋生中接触着人间百态,感悟着生命的内涵。影片用时空交错的手法向你娓娓道来,编剧的思想深度一望而知。上周它得了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它一定还会拿到更多的奖项。影片的成功是综合的,然而你一看便知《为逝者送行的人》编剧了得。其中人物性格的成长,人物感情的定位,片中细节的挖掘和细节深意的提升,比如石头信的内涵,“光滑的代表爱,粗糙的代表担忧”,父子情深就在前后呼应当中如茧抽丝,让人动容。男主人公和那位殡仪馆烧火老人的职业呼应,最后更是揭示出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关系哲理。全片中既有父子情,又有夫妻情;既有情人之间的情,也有生者与死者的情。叙事简单而绵密,结构起伏而层叠,没有编剧的功力则不可思议。
优秀的编剧是知道世界上最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故事的那群人。拍电影就是拍出最动人的东西给观众看。动人不是煽情的等意词,因为动人之中包含了思想。十几年前中国电影里有一部《蒋筑英》,看的人无不落泪。但它与煽情不同就在于它在那个当下呼吁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且写出了拳拳赤子心、耿耿报国情。编剧王兴东今天依然活跃在电影创作中,追求与激情一如往昔。他认为思想在编剧的创作中是第一位的,思想的价值才给与了影片全部的灵魂。对编剧事业的执着使他的创作不断深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启迪。其中包括这样的认识:重视编剧在于重视思想,没有思想的影片当然也会卖座,但有思想的影片才会百世流芳。更多的观众是关注有分量的影片的,比如《为逝者送行的人》,比如《蒋筑英》,最终是它们托起了产业的脊梁。
关于编剧我们可以说很多,千里马不常有,伯乐更不常有。电影是精神产品,精神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产品自然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它对于编剧的要求也会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王兴东,也需要马俪文,需要黄河泰山,也需要桂林阳朔。好编剧笔下出好思想好情感却是如出一辙的。影片的含金量在这里,唯独文化产业以它为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