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共同成长——读《爱是一次共同的成长》

标签:
喆妈公益阅读读书育儿 |
分类: 微子读书 |

收到《爱是一次共同的成长》这本书半个多月了,我仔仔细细将书看了两遍,第一遍是有针对性的在目录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第二遍是系统的学习,同时做读书笔记。我们总说要陪孩子成长,有几个耐心下来先学习。正如齐大辉老师说的,做任何职业都有岗前培训,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做岗前培训了吗?
齐大辉,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提出“跳出教育搞教育”用科学语言、工学原理、操作工具、百姓口诀来有效的解决亲子问题与家庭问题。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比如恰当,原理易懂,操作方便。
齐老师将教育体系比作大树,家长教育是树根,为整棵大树提供营养;家庭教育是树干,营养通过树干输送,家庭教育是基础;树枝是孩子们错就读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代表学校教育;叶是社会教育;果实就是孩子。
身为家长,我们的教育能力,关系根和干的健康与否是大树的关键部位。因此必须要和孩子共同成长,提前学习做父母。
齐大辉将家长教育作为重点我大力支持,作为孩子的第一人教育者,家长的成熟、素质孩子的日后学习模仿的榜样,也是孩子为人处事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身上肩负着自己小家的未来,同时也是国家的未来。可以这样说,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日后成为罪犯的可能会大大降低。
齐老师是工科出身,书中善用图画、坐标来解释教育理论,比如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钟表原理”,表的指针转一圈是12个小时,完整的一圈又上升有下降。而我们作为家长当孩子成绩下降了(即钟表指针从12点走向3点)我们会着急,总想让孩子快点回到原位,不要继续下降。我们会将指针向上托,而孩子的成长此时是向下的,这样就形成了矛盾点。但是我们如果遵循钟表原理,把孩子放下,让他自己往下走,会发现,孩子下降之后还有上升,很快再回到12点的顶峰位置。了解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我就淡定处理孩子成长中暂时表现的落后和下降,因为钟表总是在走动。
同样和孩子相处,“凸凹原理”很新颖独特。教育孩子时,我们体现自己的凹,谦和、示弱一面,有利于孩子表现个性,发挥主动性,孩子就会凸一点,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在孩子面前适当的示弱,更有助于孩子成长。
《爱是一次共同的成长》一书是齐大辉教授10多年的研究成果,书中涵盖了22个科学教育原理,比如开门原理、杠杆原理、三色原理、4D1k原理、冲突原理……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教育孩子。这些教育原理同样适用于夫妻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一本书,和谐了亲子、夫妻、邻里关系,为何不去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