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识3年结婚不到1年,宝宝还没有1个月,每到凌晨被噩梦惊醒,看着怀里的孩子忍不住哭了,突然脑子里晃过两个可怕的字“离婚”,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们分开的事,即使是在吵架气得发疯,即使是在去年他工作忙而异地分居半年都从未有过。
我想,我还不算抑郁,只是心情很差而已。
老公不在家的日子,我与公婆相处的和谐相处是件富有挑战的事情,而我在这之中不能向毛豆豆那样八面玲珑,我最大优点是能忍,说好听点是宽容说不好听了是软柿子。全家谁都敢顶撞婆婆,唯独我不敢,首先是尊敬她吧,但这种尊敬反过来却变成她发泄的对象。其实婆婆在我临产前和宝宝出生后对我的照顾可以说很仔细很周到了,但就是在偶尔的一件小事上会让我非常伤心上火。在育儿方面也和公婆因为观点不同而有时让在家憋气,自从搬到和婆婆一块住之后,宝宝的睡眠问题一直让我很揪心,原来在自己房间,宝宝睡觉很安稳也很容易入睡,睡觉后补容易惊醒,可是搬过来之后宝宝很容易刚睡着被某种声音又吵醒。我为此很难受,看着宝宝困倦的眼神,却又听着不悦耳的声音,着实为宝宝难受。可是公公居然说这是对宝宝的锻炼,就应该向平常那样毫无顾忌的说话、开门、吃饭,今天实在听不下去他又念叨,在他又强调宝宝应该在大的声音中锻炼之时,我反驳道:“那也不一定,大人睡觉时都讨厌大声音的动静,更何况小孩整天在睡觉的状态,更容易犯困需要安静的环境。”其实,我说话时语气很委婉,但还是看见公公的脸色变了。我胆战心惊的看着他,生怕他因此而生气。
老公不在家的日子,半夜噩梦醒来,没有安慰,只能自己回忆刚才噩梦的情景,眼泪掉下来也只能偷偷的擦掉生怕婆婆听到而担心。看着宝宝着急的吃着,看着宝宝张大嘴大笑的时候才能得到些许安慰,却又为宝宝看不见爸爸而心酸。
还好,我学了心理学,可以给自己很多心理支持和安慰,可以更多的理解老公、公公、婆婆,可是还有很多产妇面临和我想通的情境,却不能得到任何帮助,所以,关注月子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如果你不能亲自照顾自己的妻子,那么每天一个电话或者短信、视频交流是很必须的,既让你和妻子孩子的感情不会疏远,也会给妻子孩子很大的心理支持,同样的,和照顾妻子的亲人也要多交流,让他们知道你心里很牵挂这个家,很重视这个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