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绿 瓦 阁 顶 有 棵 老 榆 树

(2008-03-21 15:36:55)
标签:

杂谈

转载前的话:和陈老先生交谈,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一棵树的故事,在先生笔下竟变的饶有兴味。本人搞了十九年新闻,到文化部门不足两年,的确很有干头,也很不容易,常有四顾茫然的感觉。好在正赶上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好风势,就想,趁此良辰美景,不光“砍树”,要多呼吁,多“栽树”,让基层文化枝叶葳蕤,让文化人才勃发生机......

 

 

绿 瓦 阁 顶 有 棵 老 榆 树

 

 

陈 正 宽

 

眼下,残留在潍坊城区这地盘上的古迹,已经寥寥了。比方说,早在潍县战役前,当地古庙,有八十多座。流光荏苒六十年(2008年正是潍县战役的一个甲子),迄于眼下,只剩下奎文区鱼市街西头的绿瓦阁。绿瓦阁初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潍县战役时,没有大损伤。倒是解放后,一个乞丐把那上头独绝的彩塑艺术,破坏殆尽。日久年深,绿瓦阁顶形成一个大土堆。野风帮忙,吹来树种,落地生根,长出一株小榆树。风雨几十年,小树变大树,大树长胡须。而岌岌可危的绿瓦阁,成了“榆树阁”。

近年,“文化”提位,“古迹”昂值。报上又不时刊出《救救绿瓦阁》的呼吁,也就引起市里区里领导重视。抢救古迹,得先莫让阁子券洞垮塌。一天,阁下来了位“细心人”。左瞅,右瞧,皱眉咂摸:老阁子,得保;老榆树,也不能随便除。文件说了,即便五龄树,也只准挪活不能挪死。“细心人”回去打报告,救阁先移树,请人估算,光移树费,得八千元,那老榆树值不值?两项缺损选其轻。大前提:绿瓦阁基必保;而老榆树,非珍稀树种,挪死也无大碍。“细心人”对了老榆树,念念有辞:“老伙计,对不起了。请你挪挪窝,作作牺牲吧!”

不,与其不能挪榆活,不如权且让其死,人讲人道,树有树道,在拔除老榆之前,这位“细心人”,还是向林业主管部门走了手续,报批获准方行。去除老树,照民间一定之规,得烧香磕头,告语上苍,祈求谅解。尤其树在绿瓦阁上,行事不可造次。细心人在除树日早早来到阁子顶,向老榆树依依告别,一派虔诚皈依的样子。

 

【作者附记】这篇《绿瓦阁顶有棵老榆树》小文,是我于3月20日到奎文区建设局开小区文化营建研讨会,偶然听来的故事。这天,乘车到西上虞小区参观,行间,为了绿瓦阁上的榆树而不惜费心的“细心人”,和我娓娓说了这个树故事,他说得了无机心,但我听得饶有意趣。我说:“让我回去写出来吧?”他不作声,光笑。那么,这讲故事的,作故事的,“细心人”,是谁呢?他就是,潍坊市奎文区文化局局长王艾君——一位人过四十、血气方刚、说话底气甚足的小伙子。

                                         (2008年3月21日于昨非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负春的希冀
后一篇:涨沔河夜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