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朋友”

标签:
自然体然基地特色活动孩子文化杂谈 |
分类: 案例回顾 |
地子儿童旧物“友谊场”
活动的“目的”不是孩子常吃的汉堡
而是孩子内心渴望的兄弟姐妹和“朋友”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家庭中都会多出一些曾经用过的物品。例如:脚踏车、玩具熊、卡通片、小摇篮或是完好的变形金刚等等。它们如同"鸡肋",如何将其还原"价值"?会是一些家长的关注和思考。
两个玩具交换,就会收获两份快乐;两颗童心相遇,就会得到一个朋友。
一个用不上的玩具送给朋友,你并没有损失什么,你却可以得到真诚的“祝福”!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比成年人更需要“朋友”。玩具在这里变成了孩子们“友谊”的桥梁——他们会不会是未来一起打拼的“好姐妹” 或是“好兄弟”。
收费标准:160元/场/人(包括家庭午餐,限三人)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活动说明 |
适应年龄 |
10:00 |
集合点名 |
孩子相互介绍;父母相互认识。搞清楚彼此的居住距离。问询彼此的幼儿园或是学校,留下联络方式。 因为孩子是彼此的伙伴,父母也会随之增加走动。 |
4岁至9岁 |
10:20 |
陈放物品 |
在指定区域的展示台上,陈放自己带来的物品或玩具,并标注清楚自己所期望换取的物品名称。 |
|
10:30 |
规则讲解 |
为了帮助孩子对“价值”的认知和判断,讲解员会对物品做大致的积分归类,并根据积分发放面额不等的交换卷。 让孩子享受交换过程中的“乐趣”,同时也是对精明程度的“检测”。 |
|
10:45 |
交易开始 |
|
|
11:45 |
休息 |
|
|
12:00 |
午餐 |
|
|
13:10 |
赠送讲解 |
在一段时间的接触里,孩子会对近似性格类型或是投缘的玩伴产生“好感”和“兴趣”。会对自己已经熟悉,或是对愿意交往的玩伴产生“留恋”。尤其,当孩子愿意把玩具送给玩伴时,这里就会流露出一个十分清晰的“信息”——他们愿意成为“朋友”。 |
|
13:20 |
赠送活动 |
简单描述赠送的理由 简单表达接受的喜悦 |
|
14:10 |
结束 |
|
|
14:30 |
其它体验 |
如有其它体验需求,便可以把愿意交往的小朋友分在一组,把“友谊”进行的更彻底! |
|
备注:参与其它体验3项可免费一项,单项收费40元。
备注:
1、活动将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举行,有“兴趣”的家长提前7个工作日预约,便于我们的准备工作能够更“完美”。
2、不要给孩子任何“辅助信息”,让孩子更“天然”。
3、不要“刻意”购买,友谊不是用金钱“衡量”的。
4、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朋友”。
免费咨询电话:400-65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