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案例回顾 |
2007 驻华使节&夫人中国才艺大赛 Friendship Competition of Ambassador and Madam on Knowing Chinese Culture |
导言:
用“支点思维”解决常规问题
用“创意营销”制造商业神话
一首歌曲可以捧红歌手
一个冲刺可以诞生冠军
一个“经典活动”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一、大赛宗旨
营造和谐世界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开发海外市场、引进国际商机是我们的实践使命
打造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知名度是我们的理想境界
推动城市整体经济发展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二、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统筹单位:
驻华使节夫人中国才艺大赛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部分成员:
主
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秘书长:邢军
委
协办单位:
国务院新闻办图片库
中国日报社
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
中国第一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等
支持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等
承办单位:
北京世纪先导文化发展中心
三、活动规模
按照以往的惯例,参加大赛的使节和夫人不少于100个国家,还会有相关的官方、国际组织、国际媒体机构的官员及夫人。参加大赛的总人数,通常在200至300人之间;出席颁奖晚会的国家可达到50个国家左右,人数在100至200人之间。还会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出席相应的仪式和颁奖晚会,再加上海外媒体和相关的翻译及工作人员。
四、载体和内容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载体和活动(竞赛)的内容,例如,茶艺、书法、绘画、戏曲、刺绣、旗袍表演、学说普通话、学唱中文歌曲、纺纱织布、中医药、太极拳等,(每年根据联合主办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安排)并以竞赛的方式加以展示,达到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
五、活动安排
1、将活动(竞赛)分为学习培训和表演(友谊赛)、颁奖晚会三个阶段进行,以媒体报道、影像资料收集、联谊活动贯穿始终。
2、选择一个既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地举行颁奖晚会。
六、费用说明
北京方负责:组织、培训、协调大使及夫人参加比赛,所有成本费用由举办地一次性支付。(活动基本的投入标准:300万人民币)
举办方负责:外交使节团、受邀贵宾、随团中外记者、组委会人员的往返机票费用、食宿等接待费用。颁奖晚会的规模及费用由地方负责掌控和支出。
七、费用构成
1:大赛前期投入费用
a、策划、组织、国际国内协调费用
b、设立大赛指挥中心并配备办公人员
c、大赛全部资料翻译为英、法、日、俄、阿拉伯等语言文字费用
d、大赛统一服装设计制作费用
e、日常办公开销及差旅费
f、网站建设、维护
g、公关费及邀请知名人士组成大赛组委会顾问团
h、预热广告设计、制作及投放
i、设计制作具有统一标识的信封、信纸、通知、邀请函、工作牌、徽牌等
j、宣传册、礼品、纪念品、奖品、奖状、奖杯、纪念册等的设计、制作成本
2、活动所有新闻发布会(通常举办三次)
3、媒体营销(依照媒体宣传计划,发动国家中外媒体参与活动的全程报道)
4、表演服装、用具、租车、短途交通
5、培训、比赛影像资料拍摄、制作费用
八、效果评述
驻华使节夫人中国才艺大赛能够达到怎么的预期效果呢?
一、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吸引外来游客(包括境外的游客资源)
三、把自主品牌和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
四、招商引资(包括境外的意向资金)
五、促成项目合作(包括境外的商机)
驻华使节及夫人属于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稀缺”的属性。同时,由特殊身份而引发的“新闻眼”,对任何事物的宣传和信息输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对放眼国际市场的企业和打造城市(地区)影响力,更有无法估量的推动力。
近百个国家的使节同时出现,它的“声势”并不亚于小型的联合国会议,它虽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传媒工具,却能让信息插上“翅膀”。
驻华使节&夫人中国才艺大赛组委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1号恒欣商务大厦(主楼)4层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75018
传真:010--68289956
活动广告语
闪亮的视觉风景
新鲜的引爆元素
聚焦国际视角
嫁接海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