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案例回顾 |
就是这么一句经典的"广告语",使桂林的旅游产业受益上千年.
笔者虽没有走过太多的地方,但不错的出处还是有的.例如:山城的夜景,云南的风情.尤其云南:绚丽的
服 饰 、 多 姿 的舞蹈 、 悦 耳 的歌声 、 奇 特 的 民族建 筑 、 美 味 的 民 族佳肴 以 及 少 数 民 族 古 朴 、 豪 放 、 热 情
的 待 客方式.
但美好的出处,却未必都有响亮的"招牌".就像青岛是郁金香的"故乡",可太多的人只知道是法国的"国花".过去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如今却是皇帝女儿也愁嫁.那么一个城市或是地域的"影响力",不得不上升到一个层面来"思考",不得不上升到一个高度来"营销".因为"城市印象"是涵盖城市所有的信息集合,就像"美国"能够使人想到经济发达,同时产生世界霸主的联想;而印度则会让人想到人口密度,经济滞后.
"城市印象"如何能够像品牌一样植入人们的心底呢?就像紫禁城在世界的心目中等同中国一样.
任何一项的资金注入和投资意向,无不和"城市印象"密切关联.我们有做正确事的美好愿望,但是否在正确的去做呢?
驻华使节及夫人属于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的身份决定了"稀缺"的属性.同时,由于特殊身份而引发的"新闻眼",对任何事物的宣传和信息输出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对放眼国际的企业和"城市印象",更有着无法用广告进行换算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100多个国家的使节和夫人同时出现,它的"声势"并不亚于联合国会议;它虽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传媒工具,却能让信息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