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為大眾服務的宗旨不管在任何年代都不容扭曲與改變。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發展與繁榮的表徵就是讓農民工每週敢進一次影院,讓下崗工人每月敢進一次劇院!我說錯了嗎?!所以,現在文化市場上兩種現象必須遏制才有望期許真正的文化繁榮與提高文化軟實力!
一.必須遏制不符國情的高票價
文化發展且不說向大眾普及舞臺戲劇,讓人們看電影該是最簡單的了吧?但是,時下我國的電影票高的太離譜!一個普普通通的國產片也要40元人民幣,大片則多在80元至120元,甚至還要高!按北京平均年收入30000元計算,那麼一張電影票則占了月收入的1/30左右!至於舞臺戲就更離譜了!動輒幾百元,乃至幾千元!例如:一個禿頭暴發戶的相聲演員居然高票價標到8888元!真是咄咄怪事...
且看看發達國家和印度的票價占收入比是多少:
美國的電影票平均只有5美元,就是在紐約黃金時段也只有7美元(合人民幣40元左右),而且根本不分什麽大片小片,一張電影票約合月收入的1/200;日本電影票平均80元人民幣,約合收入的1/250;德國電影票是5至七歐元,約合收入1/500;發展中國家印度電影票只合收入比的1/400!當然,音樂會的票價也同樣大大低於我國的定價。
這種怪現象難道不該改變嗎?那些關注民生的人大代表難道不該就此提出議案嗎?!
二.
演員出場費高的離譜
實在話,演藝圈的演員再有名也不及科學家袁隆平和那些為強大和發展國家默默做出貢獻的科學工作者,航天人等。因為演員只是社會生活中的調味品,他們不創造財富。新中國演藝圈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了,而現在是有點被寵壞了。動輒出場費就是幾十萬,還美其名說是出來賺奶粉錢?!這種從事演藝而賺大錢的現象已經影響了不少青少年趨之若鶩去走獨木橋,這不是好現象,這扭曲了從事文藝工作是為人民服務的主旨!
比如,小瀋陽沒出名時出場費只有300元,而今身價飆升至演出一次50萬元,是原來的1666倍!有的歌唱演員出鏡幾分鐘就賺取幾十萬元;電視劇也一樣,去年初某女艺人2万/集,今年已经是30万/集。去年15万/集的男艺人,今年是50万/集。还有一位男艺人报出70万/集。至于电影,已经突然发疯般涨价,80万的迅速报到300万,而一两年前120万的,已经喊出600万的价来。”在演艺圈,关于天价片酬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一线编剧写个好的本子,也就百余万的稿酬,但一个演员拍部戏下来,知名点的能有近千万的收入。明星身价暴涨是从2009年开始的。此前,拍一集电视剧,二线演员身价在3万到5万间,现在基本的报价都在10万元左右了。而一线尾巴二线头的演员,两年前的报价一般在10万左右,如今这个价格都叫到了30—40万。一线演员更不用说了,两年前大约15万左右的价格,如今一般都要到40—50万了,有些高的甚至都近百万了。
這是中國文化市場中的怪胎,如果任其氾濫下去勢必會成為真正發展文化和繁榮我國文化事業的癌癥與致命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