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驳斥韩国“叫兽”奇思妙想的言论前,先讲一个关于韩国文字的故事和传说:
韩国文字,又叫窗花文。古代韩国是中国的附庸国,臣服于大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中国的,每年需要向当时的中国上贡。
那一年,又到了上贡的时候,韩国派人带了大量的金银,土产来到中国,进献上自己的贡品,表示臣服,但是这个负责进贡的官员民族自尊心比较强,只是官职卑微,不敢造次。
进贡以后,他在中国傻待了一个月,正好赶上阴历的八月十五,月亮格外的园,他独自一个人坐在房间里饮酒,杯酒下肚,民族自尊心又上来了,就趴在桌子上哭,哭醒了,看到窗户上树影摇曳,月亮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当时就来了灵感:何不就按照窗户的框架来发明自己的文字?!于是乎,就有了所谓的韩国文字的产生。(当时的窗户都是木质格子的)
近日,所谓韩国语言学泰斗、仁济大学硕座教授陈泰夏在韩国保守媒体上发表文章,称:“汉字并非中国文字,而是我们祖先东夷族创造的、我们的文字。中国学界也承认这个历史事实,只有韩国不知道。”这番话引起热烈争议。
日前,韩国一家网络媒体援引陈泰夏的话称,“汉字”这个说法并非因为是中国汉族创造的文字,汉族没有创造汉字,汉朝时也没有“汉字”这个名称。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东夷族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他还称,中国文史学家林语堂、王玉哲等都认为汉字是东夷族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字都是东夷人创造的,孔子也是东夷族殷国的后裔?!
韩国人到底怎么了?粽子节甚至早就要忽悠成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是“国小胃口大”啊啊啊啊啊?????大跌眼镜啊啊.....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的汉字历经6000年,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了,字型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众所周知,不再累述......
韩国才有多少年历史 ?!当然,韩国与几乎毫无历史的美国PK自然还是该脑壳大一大滴!
地球人都知道,朝鲜和韩国以前是一个国家,朝韩人的祖先是来自中国东北的原始移民。朝鲜原本是中国的附属国。关于朝鲜最早地记载应该是“箕子朝鲜”:中国的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这说明那时朝鲜已成周朝的附属。
依俺所见,韩国人的确有点心理疾患--因为国家太小了,人也太少了,况且在美国佬“照顾”下太没有尊严和人格了--大佬屋檐下要扬眉吐气好难啊!所以,一种无形的自卑深深的埋在心灵深处,郁闷之至当然不会自惭形秽哦....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文人自然要找出各种话题忽悠了,当然也不排除炒作自己为名利设计锦囊妙计的可能。不过,事实不会因为忽悠而改变的,孔老夫子永远不会用高丽语言讲学滴!只是,事实该警醒我们--传承与发扬无与伦比的汉文化是紧迫而势在必行的责任与义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