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经济海啸波及我国后,不少的所谓专家或地区为拉动本地经济和内需出了不少主意,有的地方也出台了不少办法和政策。例如:杭州等地为本市居民和外来人口发放代用卷等;;中央出台了财政投入基础建设4万亿,扩大就业,商务部也配套了家电下乡等等具体措施。这些动作的确对拉动内需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还很权宜,很不够--不能足已应对严竣的经济颓势。
于是,有些“专家”就开始信口雌黄了!日前,广州建委建议出台“购房落户”政策,以拉动内需。且不说此办法早就不是什么新鲜办法--事实上早已被事实证明是臭招。可是,北京一个什么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似乎发现了新大陆,立即呼吁:上海,北京也应该制定如此政策!呵呵,真不知道此教授是真的书呆子还是憋得难受也要出来炒一把,露露脸啊?我想,他绝不是小沈阳呵一登上春晚,身价倍增600倍啊!
中医讲究之本,做事当然要究其根!拉动内需也不能只考虑本行业,本地区--一定要着眼全局,考虑长远持久的拉动内需,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滑坡和避免损失嘛!比如,把户口现在的二元化--城市和农村户口统统变为一元化--都是一张身份证绝对是好事,去除了身份上的城乡差异。但是,户籍所在地在哪就是哪么!人口流动也是自由的,有技能,有需要,符合招聘要求,在何处就业都可以--当然是要双向选择的。有工作,买房子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北京,上海是国内超大城市,不仅国内公民向往,就是许多国外人士也希望到这些城市就职,久居,这是不争的现实。这两座城市有户籍的市民都近乎2000万了,加之久居和流动的人口就更庞大了!盖房子要计算载荷,比喝酒要看其酒容量,城市也一样--具有有限的承载能力。大家都清楚,这两座城市相对教育发达,所以高考相对容易了许多!例如:北京不到500分就可以上大本,而在许多地区550分志愿报不好或许连大专也没得上!客观上,此现象的确不够公允--但是目前国内教育就是如此现状--不可能一朝一夕地解决啊!倘若北京出台如此“购房落户”政策那还了得?迄今,北京购买商品房的比例是40%为外来无京籍的同胞。如果全国范围内希望自己下一代在京读书的人该有多少?包括高,初,小学,幼儿园就希望来京就读的那是点数不尽的--我测算,假设北京也出台“购房落户”这一政策,估计500万人是保守的,按每户三口计算就是又一个现在的北京户籍人口数--1500万以上!如不信,可以委托相关统计单位做个调查--我敢言一定会突破!如此,北京的内需就拉动了嘛...
人的生存,不仅只需要房屋居住。3000万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教育医疗,卫生防疫,供应储运,销售流通,城市管理,公共交通,一切都将面对瘫痪的可能!迄今,北京汽车保有量为350万--光出租车就7万辆!一个广州市,如此繁华的省府也仅仅才8000多辆哦!看看春运一票难求的窘状和早晚高峰乘车的艰难,汽车的拥堵--令人咂舌喔...所以,我说那位专家是臆断的雌黄一点也不掺假!
城乡差异,沿海和内地边远的差异在逐年减少,跟随发展边远和西部的政策,加大教育的投入必然会逐渐改善目前的状态,宏观上我们充满希望。
再说拉动内需的话。其实,长久持续的拉动内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一。大幅提高国民收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二。大幅降低房价和适当降低物价。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全国范围的经济复苏,才是走出低迷经济的唯一出路。仔细思量一下该是有道理的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