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血洗上海警方的罪因心理
北京人士杨佳,因一桩看似很小的事情,居然策划实施了残暴的袭击警方的血案。上海警方居然死六人,伤五人。这桩血洗警方的事件,虽已既往,但是迄今想起来,还是令人震撼和惊诧!从而也引起笔者的思考。思考一,是杨佳实施犯罪的罪因心理因素;思考二,沉痛之余,质疑我们警察的应急战斗能力。
许多人对杨佳因一桩所谓小事,而处心积虑地实施袭警颇为不解。认为,哪里有那么大仇恨啊?至于吗?其实,实施杀人的犯罪,根本不在仇恨多大,有时鸡毛蒜皮芝麻粒小事,一样可以引起杀人越货的极端行为。如此案例生活中并不鲜见。所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有助于日常的警惕与防范。
可以肯定,杨佳具有严重的“偏执型人格障碍”——这是依据变态心理学做出的肯定结论。(在下诊断地)
对于侵犯行为的看法,社会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着本能论与挫折论等观点。
本能论的鼻祖,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人天生就遗传一种侵犯性能量,这种能力得不到宣泄,就会产生压力或引发疾病。此能量,指向自己,就会自虐;指向他人就会攻击伤害他人。
挫折论:就是把挫折视为侵犯行为的动机,也就是,人们因挫折而引发侵犯行为。
杨佳的血洗警察的行为,依据两者不同理论来看都是顺理成章的。
杨佳父母离异,生活拮据,难免自卑,由于对父亲的不满,郁积成对男人的仇视;生活里因自尊而极在乎他人的评价及投给他的眼光。鄙视的,他会仇恨;同情的他会感到安慰。
“偏执型人格障碍”具有什么特征呢?对挫折---拒绝过分的敏感;对侮辱---伤害和不予原谅,怀有持久的怨恨;性格多疑,并具有弥散性,对中性或友好也视作敌视与蔑视;极好争斗,为捍卫个人权利不懈斗争;具有病态般的妒嫉;自以为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的社会作用;怀疑周围人群都具有阴谋的先入理念。
杨佳的“偏执型人格障碍”特点鲜明。他的经历恰恰验证和造成了这种心理疾患。一般人格障碍的形成都经历了6至10年的累积期才会造就的。所以,我要告诫大家不要忽视心理健康的保健,要对自己的家人孩子及同事多些关注,重要的是要平等对待所有的自然人。因为不管权贵还是平头百姓;不管富豪还是乞丐;不管是“大腕”还是草民,都是“老百姓”,“坐马桶的姿势都一样”!对所有人等都要平视!生活中多些善意与尊重,就会多了许多祥和与安宁。类似于杨佳这样的血案就会大大减少,你信吗?
对于第二种思考就不赘述了,如此沉痛的教训,警方必会自我反省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