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久没有写短文了。最近每天都在写新小说,也许最近又要写另一个新的选题,要暂时放下现在正进行的新书,已经六万字了。但是实在不想放下,又不能同时写两本。很累。昨天一宿梦,愿逝者在天堂安好。
我们更要好好珍惜身体。





愿你生育意向8级以上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流行一款游戏:旅行青蛙,我极力推荐给苏丹,希望她快点结婚,生个娃。
据说,这款软件被曝是一款生育意愿测试器。日本生育率低,所以,他们的生育部门开发了这个游戏,如果连续玩这个游戏达到一周,会被默认为生育意向8级以上,后台会给你发送一封3500字的长信,鼓励你亲自生一个娃。
苏丹,毫无疑问,我可以给她贴好几个标签:未婚、大龄、孝顺,并且毒舌。
她,80年代初出生,独生女,父母退休。一家三口的小日子倒也其乐融融。她出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直到现在,也和我一样,喜欢旅游,国内国外也去过不少地方。
我们2012年编剧班相识,相处到现在不是奇迹,因为我们都孝顺吧。中国的传统就是,百善孝为先。我们去欧洲旅游的时候,因为没有wifi,我会在蛋糕房蹭wifi和我老妈视频。而苏丹不用,她的父母就在她身边。
我和她的不同之处,我已婚,有一子。儿子明天放假,他在另一个城市。我在微信上问他想吃什么我去买。他回了两个字:酸奶。苏丹却说,等他回来一起去超市买。或者给他钱让他自己买。这么大了,用不着伺候了。而她哪里知道,我采购了很多东西,就为了孩子回来认真仔细的烹调。
苏丹说:我表姐的女儿那天在练琴,姐把鱿鱼丝全吃了,妞练完琴想吃,没有了,哭了。姐说:我给你饭吃,是法律规定的。零食是我自己赚钱买的,为什么每次都要给你吃?
就是这个表姐,人在加拿大,生了一儿一女,很圆满。老妈从国内去加拿大为她照顾孩子,一言不合就说加拿大是我的家,你的家在中国。老妈回国以后和苏丹的妈妈哭诉,而远在加拿大的女儿需要她,她还是要去。
我不知道,苏丹怎么会觉得她表姐做的全是对的?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认为我也应该对我的孩子说:酸奶是零食,我只负责你吃饭,这是法律规定的。酸奶自己赚钱去买,零食统统自己去买。按她的说法,法律规定只给吃饭吃到十八岁,我的儿子20岁了,我是不是都不要给他饭吃了?
我一直觉得,孩子无论去哪里,我虽然希望他飞的远一点高一点,但是,我更愿意他困了累了,随时回到这个家里。即使我们没有锦衣美食,也会穿暖吃饱。哪怕只有一杯酸奶,我给你一瓶,或者分你一半,我都愿意。我乐意和我的儿子分享所有快乐的,以及我的不舒服的心境。
虽然,我的心也是有着一个大舞台。我甚至想过,孩子将来生了孩子,我不为他们带孩子,因为当年我是一个人把孩子带大,我没要双方父母给我带过孩子。孩子是我生的,我既然能生,就能养,不用烦别人。我将来要去很多地方旅游,哪有时间为他们带孩子?
我曾去越南芽庄,旅行团认识一个姐姐,女儿十几岁就送到澳大利亚。二三百万花进去了,现在是蛮独立的,可是孩子已经不再是中国孩子。那些传统和孝道,她已忘记。
我小的时候,妈妈出去工作,那个年代,面包都是稀有的,妈妈舍不得全吃完,总要给我留一部分。对自己的孩子好,没有什么不好。我现在对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好吃的想着他。
我从小生活在中国,长在中国,我的孩子也是。我把我能给他的都给他,我不能给他的,他自己去努力去争取。做为妈妈,爱自己的孩子,做到无憾就好。我们不是美式或者英式妈妈,我也做不了虎妈妈。多爱一点,没什么不好。
就比如,我出门总会向孩子汇报我的去向,他出门也会向我汇报。那次我在瑞士,他嘱咐我:可千万别丢了啊。我去芽庄的第二天,看见别人的包被抢,不敢和孩子说,在回国的前一天晚上告诉他,没想到他一直担心着,由于我没申请国际漫游,直到在国内机场落地开机,一分钟的时间还不到,儿子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让我住店,说回家太晚了。当时在天津,离北京还有段距离。
我知道,他担心我了。虽然他不直说。因为平时我们总是在微信上联系,很少打电话。
至于苏丹,我想她亲自生个孩子养,她就不会说她会和她表姐一样一样的了。
分享,而不是冷酷、绝情。哪怕只是最简单的美食。
2018、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