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易南:《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2012-10-07 08:21:30)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转转转

文/易南

    说起《泰坦尼克号》,先说说什么是经典?

    前几天跟黄健中导演聊天,黄导说,真正的经典作品,能够同时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可以完全打破文化与种族的壁垒,这样的作品,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能够给人以营养和启发……

    即便以黄导如此苛刻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泰坦尼克号》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经典,18亿美元的总票房,11项奥斯卡奖的记录,至今无人能破。十年前,它火得一塌糊涂,十年后,我们中国的电影人依然隔着光年的距离仰望这个高度。

    可是,很多人只看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却鲜有人知,其实这个剧能够成为经典,并非偶然。易南以一个从业者的角度,从制片方到导演再到演员,来说说《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影片是怎样炼成的。

[转载]易南:《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一部戏的好坏,剧本绝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很难想象,《泰坦尼克号》在立项的时候竟然没有剧本(您没有看错,是没有剧本)!!导演卡梅隆仅带着一个想法和《泰坦尼克号》的历史画册,就撬动了二十世纪福斯公司的2.4亿美元。那可是1993年的2.4亿,堪称当时世界上最贵的电影,可是就这样,被卡梅隆轻而易举地拿下了!!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卡梅隆的功劳。是的,卡梅隆的功劳是不小,但我更敬佩出品方二十世纪福斯公司。

    ——我敢说,即便中国目前存在卡梅隆这样的导演(事实上不存在),也很难遇到像二十世纪福斯这样有眼光有决断力的公司和领导。

    只要参加过剧本研讨会的编剧都知道,中国制片人都是怎么来评判剧本的:一堆领导坐那里,不管懂不懂剧本,都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好像各个都是行家又谁都拿不定主意,制片人摇摆不定,编剧则左右为难,于是剧本一拖再拖,谈三次之后,制片人激情不再,很多项目半途夭折不了了之……

    接下来,我们来说导演。毋庸置疑,没有卡梅隆,绝对不会有《泰坦尼克号》的成功——

    剧本是卡梅隆完成的,卡梅隆对自己的要求比对其他编剧和导演更加苛刻。在拍摄当中,一个握手的动作就能反反复复拍十几遍……甚至在影片剪辑工作都已经完毕之后,卡梅隆又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剧组包括出品方都认为原片已经很完美,可是他还是坚持做出修改,所以才补拍了开头那具有特殊意义的开场戏。

[转载]易南:《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演员是卡梅隆选的,制片方曾考虑过让马修·麦康纳演男主角Jack,但是卡梅隆还是坚持启用他所看好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布景是卡梅隆订的,影片里涉及到的布景,全部由他把关,虽然出品方知道拍摄结束后,整个布景都将成为废铁,但即便这样,卡梅隆还是不遗余力地说服出品方,一丝不苟地去布置。

    道具是卡梅隆选的。事无巨细,从Rose手上那把斧子,到那三位乐师手上拿的乐器,甚至连Rose的画像都是卡梅隆画的,由于他是左撇子,拍摄时特意用镜面转换镜头,使其看起来是Jack在用右手画。

[转载]易南:《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场景是卡梅隆他选的,影片开头泰坦尼克号在海底的残骸镜头竟然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本来可以用特效做出来的场景和道具,卡梅隆竟然选择了——真实!!

    5年,整整5年,卡梅隆只拍了一部戏,那就是——《泰坦尼克号》。但是这一部剧,是别的导演导一辈子戏,都难以企及的。

    ——但是在这里,我们先不说卡梅隆的能力和水平,国内有哪个导演能够拥有像卡梅隆这样的责任和耐心?国内稍微有点名气的导演,有多少是挂名导演?有多少直接交给了执行导演去做?又有有几个导演能够坚持把每部戏从头跟到尾?

[转载]易南:《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泰坦尼克号》的演员,四个字:无可挑剔。

    本来导演卡梅隆没准备让凯特·温斯莱特饰演女主角Rose,但是凯特却一直跟卡梅隆死磕,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向卡梅隆寄上自荐书,信中还夹有玫瑰花,附上“我就是你要找的Rose”。最后终于打动卡梅隆,于是一举成名。这就是演员的魅力!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Rose叫了80次“Jack”,而且声声各不同,还不算叫他“Mr.Dawson”的次数,而Jack叫了“Rose”50次。这在训练的时候,Rose一次一次地喊,直到嗓子嘶哑,然后在心中默喊……拍水里的戏,更是长时间在水里浸泡,一遍一遍的练表情,练声音,把海水喝了个饱。

    ——事实上,抛开演员的演技不说,国内的演员现在一个个牛B哄哄,哪里还有这样的死磕劲儿?还里还有这种钻研劲儿?

    所以《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制片方、导演、演员一起努力的结果。有这样的团队,何愁拍不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现在国内的影视圈,之所以没有《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经典,不仅仅在于剧本、制片、导演、演员的专业技术,而在于责任,在于态度,在于内心深处自己对自己所创造作品的期待,以及对于影视作品发自内心的深深的热爱…… 

————————————————————————————

易南:从小说作者到影视编剧的距离有多远?

征集优秀影视剧本【具体要求请点击】

同时招募编剧(参与定制选题的创作),简历及作品请发:61917585@qq.com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