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时的家

(2010-11-23 17:26:30)
标签:

房产

分类: 小文小文

 临时的家

                              临时的家

 

乍一见这女人,我就知道,她铁定了要租这房子。她说这住处离她女儿学校近。这是两个月之前的事了。

燕郊的房子不大,租金自然不多,可是为了每月还贷有着落,我不得不积极地把它租出去。尽管这房租不够还贷,可总比空着强。房子怎么住都没事,就怕空下来。没有了烟火味和人气的房子,会在大夏天都显得寒冷。

当时她说好了租一年,押一付三。这女人出生于60年代,看上去也是有知识的,却生生地说不要宽带,只要有线。由于前任房客不要有线只给开通了宽带,眼下为了留住这房客,只好跑有线。然而她只住了两个月,她就说女儿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大学生活,她也不打算再陪她了。何况她说她也没怎么在这住。她老公说过,他们在北京市内有三套房子,来燕郊那就是受苦来了。这可是跨了省的,尽管隔了潮白河这边就是北京。

孩子适应了,这当然好。我们都是妈妈,自然在退房的时候又聊起孩子。她告诉我女儿上学的时候也是天天早晨洗头发,闹铃也是叮当当的响着,但她从来不用叫她起床,孩子什么时候上的学都不知道。

我家的就不一样了,他要是必须五点起床,闹铃非要调成四点,让它吵一个小时。先是普通闹铃,然后是迈杰的英文歌,隔了门扑进我的耳朵。心力交悴的叫他,一直叫到五点。而我早睡不着了。

房客在离开房间之前要收拾下,我说不用了我收拾吧。她扔下了盘碗、油桶、菜板……需要我清理出去。还有一瓶男士喝剩的白酒。床上只有一个枕头,显然只有女主人偶尔过来陪陪孩子,做做饭。看着这瓶酒,就知道男主人也一定来过。但好象从来没有在这住过。

他一定是和老婆孩子围坐在桌前,拈着菜,呷一口酒,再笑咪咪地看看眼前的这两个女人,就倍加幸福的不行。恍惚那一刻,他一定也把这个临时住所当成了自己的家。

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吧?

想起一个闺蜜老师,她在辽宁一个小县城,家在一处,单位却在另一处。他们夫妻都是老师,一年有两个假期,而上班的时候,孩子又小,他们不能来回跑,就只好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处房子,把老妈接过来帮他们看孩子,而他们每个晚上都可以在下班以后能及时回到家,享受家庭的温暖。

旧房客走了,收拾残局的杂乱当中我仍然可以品味到家的温暖。那些无声的盘碗筷……每个周末,女孩从学校回到这个临时的家里,也一定找到了家的温馨吧?

我也曾经租过房子,那是十年前了。租过潮湿的一层、高高在上的七层。屋里该有的也都有,有自己亲历买回的家具,和每一样盘盏,那厚重的窗帘还能记得它的颜色和花的图案,那老式电视如今摆在燕郊的空房子里,经过一次整修,不再轻易关掉,只是声音有些暗哑,说明它的衰老程度。它比我的孩子年龄还大,我却一直没有舍得丢弃它。

我舍不得丢掉很多东西,包括一些记忆。当初出租屋里的快乐,依然能忆起。尽管那是临时住所,还无法称其为自己的家。可谁又能说那不是家呢?和爱的人在一起,那样的地方就是家吧。现在的年轻人有不讲究裸婚,或者也有讲究裸婚的,无论他们怎样对待婚姻,在我看来,选择了,在一起,那就是幸福的。

无论你住的是高楼大厦还是茅草屋。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曾短暂的住过茅草屋,谁说我那个时候不幸福?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小小的时候那才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有父母爱哥哥疼,还有的就是无忧无虑的人生,不用为任何事情发愁。

那个时候,笑声更多。

2010-11-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