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拼养”孩子

标签:
情感 |
分类: 小文小文 |
每天忙于工作,周末难得有闲暇时间。而这闲暇时间却又总被身边的孩子牵扯着。闺密的约不能赴,该逛的街不能逛,如果公司临时加班更让人手足无措。
从告别快乐单身那一天开始,晓青就为一身兼多职忙碌着。白领、厨娘、老婆……每一角色都要做好。自从怀孕生女,她又必须做好妈妈和奶妈的角色。做的时间久了,不免觉得身心俱疲。电话里不免就跟老妈唠叨,希望老妈能来北京替她照顾孩子。老妈自有她的想法,说孩子如今都上幼儿园了,小的时候已经替你照顾过了,现在这么大了能离手了,就不要再绑着这个姥姥了。
姥姥也有姥姥的生活。姥姥如是说。
“妈妈也有妈妈的生活。”这话晓青特别想跟自己才三岁的女儿说。可三岁的女儿听不懂这些话。她喜欢好玩的布娃娃,也喜欢漂亮的衣裙和好吃的食物。这些东西能带给她比较直观的感受。对于妈妈说妈妈也要有妈妈的生活这样费解的文字,她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晓青憋在肚里不说。
说给老公听。老公说,生活不就是这样一天接一天的过着吗,别人家都这样。等你把孩子熬大你就有出头之日了。“可那个时候我也老了,我还用得着买漂亮衣服吗?我还有力气逛街吗?你要知道,一条街一条街的走下去,一个店铺一个店铺的欣赏着,就算不买那些个东西,也足足的饱够了眼瘾。要知道,女人天生就是喜欢逛街购物的。”她还想对她老公说:“我其实也想和你偶尔过过纯纯的二人世界。”
这一天她在MSN上对我说:“伊雅,我想拼养孩子。我很想小时候的大杂院。我们院子里好几家孩子都在一起玩,差不多是吃一锅饭长大的。我想现在孩子都住楼房,跟关在笼子里一样,互相都不认识。希望在拼养的过程里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接触,体会一种大家庭的温暖。
没几天的功夫,晓青就非常开心地对我说:“伊雅,周末我们逛街去吧。听说有好几家品牌店有折扣。”听那口气西街得去东街也得去一条街都不许落。偏我天生虽然也爱逛街,但是没有要买东西的想法一般不出门。我说你抱孩子去啊,这大热的天,别把孩子热坏了。再说,抱孩子逛街有多累呢。
她告诉我孩子已经和别人拼养了。就在同一小区,自己对面楼。以前听说过拼车拼婚拼住,愣是没听说这孩子也可以拼着养。这样拼着养的孩子还能和自己的爸妈亲吗?再说小孩子放在别人家能放心吗?何况晓青的孩子还是个女儿。女儿最让人操心了。你要打小就得告诉她,不单单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别人的肢体亲昵语言也不能接受。
“女儿多操心,你竟然敢把女儿放在别人家里。胆子也太大了点。”我对晓青说。“你哪来这些妖主意呢。”
她倒反过来笑话我太紧张了,说只不过是每周末相互拼养,又不是天天把孩子放在别人家里。她告诉我她最初是在网上自己小区论坛发了这样的拼养启示,希望有和自己家孩子年龄相仿的准爸妈能参与到拼养的生活当中来。双方互相解放吧。直到半个月了,跟贴者倒是热火朝天,可真正把孩子舍出来拼着养的,还只有这一家。而且这一家也是两个人认识不下三年的时间了。所谓的认识,也是双方都有了孩子以后,经常在小区里带孩子玩互相交流育儿经验相识的。
想不到这对夫妻和晓青想法一样。每到周末两家各值班一天,带两个孩子,陪他们在室内和室外玩,给他们做饭,起到一个监护的作用,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这样让他们接触,也增加了他们和外人交往的能力。
拼养这个词尽管是新名词,可想想我们小的时候,不就是这样拼养着过的吗?我还记得我家邻居叔叔在武装部,阿姨是小学老师。他们有两个女儿。父母上班没有时间管她们,她们就经常在我家玩,或者在固定的另一个邻居家玩。经常是她们吃我家的饭,我去吃她们家的饭。当然,她们偶尔会被父母锁在家里面,隔着玻璃窗,看着她们灰暗的小脸,觉得她们真可怜。我还好,从来没有被父母锁在家里过。我的童年,尽管没有太多的布娃娃,可父母给我们和更多孩子接触的机会,挺好。
20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