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记
(2009-11-10 18:45: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情感日记 | 
 
早晨醒来,听老妈说又下了一场大雪。
是夜里偷偷下的,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雪悄然的降临人间。我们睡的正熟,一点都不知道。
雪很厚,所以MIKE不能骑车上学。其实,学校就在院墙外,只是走出小区,感觉上要走很远的路。可我觉得这权当锻炼了。只是他懒了起来,想节约些时间吧,也许。
现在北京也供暖了。屋里温度还可以,只是住平房的就也许苦了些吧。前天我从八里桥买了些东西,打面的运回来。司机师傅听上去是外地口音,说好了帮我运上楼,三十五块车费。途中,快要驶出八里桥的时候,他把车停在路边,说去买个风斗。过了一会他回来了,说没有买到。我说买它干嘛。他说住平房,煤烟太吓人了,他以前被熏到过……
住平房是很辛苦的,我小的时候是住平房的。尤其冬天,特别受罪。
下午是,站在我面前的女人她也是住平房的。
下午她给她孩子买棉袄和棉鞋。说真的,我以前就总说她,现在也说她。她是执着,对文学的执着我觉得近乎于痴。要说,她如果一直做业务,现在也许不会这样。境况一定会好很多。
我想继续说她,可是心底又不情愿。记得我朋友说过我,说不要对别人说三道四,就他这句话,让我少写了多少的口述实录啊。要知道,我写口述实录是非常拿手的。如今一想到要写这篇日记,就又怕担了对别人说三道四的嫌疑。可是,我们笔者不说三道四,哪里能把别人的故事介绍给读者听呢?所以,我狠下心来,还是说说下午这个女人。
她对文学的痴,让我无言以对,却又总会找到一些词语说她。在我心底,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朝不保夕,那还怎么谈文学?文学尽管不需要画家追求绘画那样,需要画笔和画纸,可追求文学也是要有基础的,它也是需要成本的。首先文学基础,这个不用说,她的字,我没有细读过,但就说她这个劲儿,够让人学学的。我却是学不来。
如果我是她,我会好好做一份工作,哪怕东奔西跑的做业务,先把钱装在口袋里,解决好自己和孩子的衣食住行,然后在业余时间去追求文学。文学是可追可不追的,可活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别说自己,怎么对得起孩子?她跟我说的东西,有些细节我倒是感动。所以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她这也算是可以证明给大家看。她说她买了一百多块钱的蜂窝煤,冬天就靠它过冬了,然后说在前不久,她去拖回些树枝,烧火。她五岁的儿子就跟在后面和她一块拖。孩子也给她许诺,将来给她住别墅。可现在的他们,住在租来的平房里,冬天取暖要自己生煤炉。
这样漂在北京,很难。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在北京漂呢?我记得有一个演员,曾经让我给他量身定作剧本。因为我没有写过剧,还有一点是对写剧也不是太感兴趣。拒绝了他。他曾经让我介绍圈里的朋友给他……他是外地人,如今也在北京漂。感觉他混的不如意,可为了他的演员梦,他仍然等在寒冷的北方。
对面的女人,竟然还说自己刚完成的小说能有市场。可是给编辑们看过,编辑们也提过些意见。而她坚信自己的孩子就是好的。我只看过一两段,就觉得这小说有格外幼稚的一面。我毫不客气地跟她说过了,我不是冷漠不近人情,因为我为了她好才会这样说。
可她今天说,她如果有钱,春风出版社会给她出,只是拿几万块钱的事儿。多么的轻描淡写。我对她说,别说几万,就是一万,就是几千块我也不会为自己自费出一本书。这在很多年前,我就是这样想的。记得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人曾经给我书号,说可以花钱出书。我对此态度坚决。我没那闲钱,我有那闲钱,给家人买很多好吃的、好穿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可追求一定建立在自己和家人幸福的基础之上。否则……
追求没有错,主要看你的追求是不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是不是在不让自己的亲人和你同时受苦的情况下。
(我在说三道四吗?而对面这女人能够理解我的话。她在努力,她最近说做些小生意,从小做起。愿她如意。愿我们大家都如愿。)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