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栀子伊雅
栀子伊雅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566
  • 关注人气:17,9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婚姻可不是拧巴过日子——评栀子伊雅《新离婚主义》

(2009-09-15 07:36:07)
标签:

拧巴

婚姻生活

伊雅

情感

分类: 转转转转

本文来自白小顶新浪BLOG:黑白@影像 (白小顶)

 

认识伊雅有一段时间,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只是这个故事我不想太多的了解,她不说,我什么也不会问;她说了,我依然只是倾听,保持沉默,对朋友的尊重,我想也是一种交往的原则,于是我们一直都是那种淡淡的朋友,在晚上偶尔碰到她,在彼此的博客里面停留,这就是网友的感觉吧,都不需要太多的涉及彼此的生活。

    她出书了,说有时间给我写评论吧,虽然让一个刚刚结婚的人写一本关于离婚的书评有点不尽人意(伊雅是故意的吧),不过我还是尽力写好,因为谁让我对婚姻的经验都来自同类的书籍,电影和电视剧,多多少少还算有点研究,写好了,发给了伊雅,于是静静地等着这本书九月份终于正式出版。

    一出书,伊雅快递了一本给我,书的装潢很漂亮,也很高兴,当当卓越上都有了,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大家喜欢,因为这是伊雅的第一本书嘛,凡事有个开头就容易了,恭喜伊雅,祝贺伊雅。

    大家出书了,都告诉我,我有时间一定会好好拜读的,最后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天天笑三次,是她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无限潜能,原因在这里:笑面人生——评《有梦不觉路长》

 

■书名:《新离婚主义》
■作者:刘伊(栀子伊雅)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09年9月)
■读家:白小顶
■推荐指数:★★★☆☆☆

一句话评论:男男女女对婚姻,对情感的不同要求,长期彼此拧巴,这些潜伏的危机正是婚姻生活的刽子手。

 

    离婚的女人还是希望和自己爱的人结婚,而离婚的男人却希望有很多人爱她;

    离婚的女人一旦感觉不对,马上会把感觉扼杀在大脑中;离婚的男人即使知道不对,身体和大脑却可以分开行事;

    离婚的女人更多的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下一段感情,离婚的男人却更多的会发出自由多好的感叹;

    离婚的女人总是用前夫的缺点让自己满意新的对象,而离婚的男人总是用前妻的优点去挑剔别人……

   

    婚姻可不是拧巴过日子——评栀子伊雅《新离婚主义》男人和女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太多的不一样,这就是离婚后的汝小曼和洪大周。

    都市情感类题材一直是很多人创作的源泉,从很多年前轰动的《牵手》、《中国式离婚》到去年的《马文的战争》,这些小说的流行,改编电视剧的热播,正验证了现代社会中,男与女对婚姻生活的困惑和迷茫。

    同样擅长写情感戏的栀子伊雅的第一本小说,选择了以小见大,从一对男女的情感纠葛入手,真实而细腻为我们展示了离婚后的男女在面对旧爱和新欢时的不同表现。

    婚姻生活戛然而止,真的需要理由吗?小说一开始并没有告诉我们两个人为什么离婚,甚至让人感觉这场离婚有点轻率,可以说这是一场双方都没有错的离婚,甚至会感觉两个人很快会破镜重圆,小说并没有直白的将婚姻失败的原因的归结到“性格不合”、“外遇”等原因,而是只是白描式的展示了两个人离婚后的继续相处的场景,这些两人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场景,为我们揭示了这场婚姻结束的原因。

    表面上看,汝小曼和洪大周的生活风平浪静,他们已经过了七年之痒,汝小曼以为婚姻就是茶米油盐的生活,在她的眼里,照顾好老公和孩子就是婚姻最大的责任,她可以为了这个家无条件的付出;而在有很强烈大男子主义洪大周的心中,婚姻是除了这一层面两人内心世界的共鸣和交织,而汝小曼其实只是满足了他的物质生活,却没有办法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小说用大量的心理描写的方式展现了汝小曼和洪大周各自对对方的看法,而最悲哀的是,这些其实不足以影响婚姻的问题,两个人却谁也没有对谁讲出,只是一直闷着,憋着,拧巴着,直到一天一起爆发,——同在屋檐下的男和女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有的只是对对方做法的不理解,虽然相交却又慢慢越离越远,注定了婚姻生活的失衡甚至破裂,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

    汝小曼的付出和洪大周的享受,自然使婚姻生活中两个人的位置并不平等。而洪大周始终认为自己对这场婚姻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只要他想回头,汝小曼一定会同意,甚至很高兴的接纳他,所以洪大周可以放弃的干干净净,毫不留情,一个把破镜重圆当作最好的选择,一个把重归于初作为没有选择的选择,不同的心态注定了这场婚姻没有了可以周旋的余地,当然没有办法破镜重圆,只能一次次打击昔日曾经的情意。

    所以两个人维系的这种婚姻假象的正常,即使十一年了,其实也同样是很脆弱,一旦有外力介入,马上就变得摇摇欲坠。这样的外力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质,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物品,——洪大周遇到小丫头只是偶然中的必然,最多只能说是这场婚姻变革的催化剂,而不能说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小丫头,以洪大周的性格,还会有大丫头,三丫头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因为汝小曼和洪大周对婚姻生活的不同认识所导致的角色偏差和责任缺失,这样的偏差和缺失使原有的爱的基础变得荡然无存。

    如果继续分析,婚姻生活究竟是平行线还是交叉线,究竟该如此维系婚姻生活呢?两个人的距离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对于如何维系或者经营婚姻生活,伊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许这是社会学家应该关心的问题,但是通过汝小曼和洪大周的婚姻变故,提醒每一对夫妻,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在婚姻关系中的独立。

    婚姻中的独立,不是说可以无条件的自由,而是双方对各自空间的尊重,即婚姻生活不是一味付出,也不是随便凑合,不试图让对方和自己完全一致,但是双方至少相对一致的步伐,避免婚姻中潜伏的危机,相对独立的婚姻关系反而能够更加亲密的在一起。

 

    身为女性作家的伊雅,更希望通过汝小曼和洪大周的故事,折射出现代人,尤其是女人在离婚后,对情感,对婚姻,对性的迷乱和困惑。于是这部小说自然侧重于从一个女人的角度讲述,当一段婚姻走远,如何继续努力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汝小曼希望洪大周回头,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却发现,洪大周的心中基本上留给她的地方越来越小,她只能寻找新爱,这种矛盾的感觉,让她不知所措却又无法回头。

    汝小曼从一个不相信离婚,渴望破镜重圆的柔弱女子逐步撑着为一个依然有自己原则,不愿意委曲求全,希望追逐并把握属于自己幸福的单亲母亲。过程虽然有点艰辛,但是结果确实狠欣慰的。她学会了改变房间的布局,学会了努力将一个人永久删除,学会了不只是等待而主动出击,她学着更主动的去爱和享受爱,于是,下一段的婚姻生活,对于她而已,从来不说妥协或者退让,她依然希望有爱,有爱情。

    她不贪恋肉体的满足,她知道性是婚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她不愿意做昔日同学的情人,也不愿意和同事保持不明不白的关系,更不想无条件的等一个比自己小很多,没有安全感的大男孩,她想要的就是两个人踏踏实实在一起,安安稳稳得过日子,有一个完整的家,能够让她在无助的时候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人始终是群居的动物,所以我们都在不停的寻找,希望有一个人能够陪自己白头偕老,在这个情感和快餐一样随处可得的时候,寻找一份真爱,找到一个真正对自己好,愿意和自己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有多难。

因此这个有点傻气,却依然天真的女人,让很多人看到了自己在现实和联想之间妥协的影子,也让小说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和可读感,汝小曼的遭遇也许某一天就会发生在我们的周边,如果这一天来了,我们又会如何?是不是应该更珍惜爱自己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汝小曼身边的婚姻都是缺失的,她的两个好友,一个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闻菁菁,一个将婚姻作为跳板的萌萌,虽然通过他们反衬出汝小曼的“一根筋”的固执,或者他们的遭遇和选择都是很多中年人的经历,但是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我多多少少有点不满,在伊雅笔下的婚姻什么没有一段是圆满的,或许伊雅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读者明白真爱的不容易,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悲观,至少,我们多数的很多人都在婚姻殿堂中,过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

 

    没有成功人士,没有社会精英,没有俊男靓女,没有一夜成名,伊雅所关注的就是社会大众,是普通人的情感世界,而故事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茶米油盐家长里短的生活。太接近生活的小说其实是最不好写,因为它必须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因为谁都对生活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每一个读者都有太多的可参考标准,稍微一创造,就会让人感觉矫情或者不真实。

    而伊雅敏锐的通过男女在面对婚姻生活时的不同心理特点,揭示出婚姻生活中潜伏的危机,暗礁总是隐藏着风平浪静的背后,在这个离婚比结婚更寻常的时代,都市男女究竟把婚姻生活当作了什么,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汝小曼和洪大周的所作所为就仿佛发生在我们周边甚至自己身上,让每一个处于婚姻围墙周围的人都会有一点小小的触动和感悟。

    小说最后采取了开放式的处理方式,汝小曼最后的选择依然扑朔迷离,但是这样的不确定不正是敢于为自己做主的的表现,她不在依附于谁,或者寄希望于谁,她希望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我的耳边浮现了莫文蔚的《单人房,双人床》的旋律,“也许你的心是单人房,但你的欲望却是一张双人床……”

    等待旧爱还是选择新欢?是旧情复燃还是转角遇到爱?流淌的文笔,真实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剖析,这就是栀子伊雅的《新离婚主义》。

    对于这么一部“小切口,大情感”的都市小说,我很希望能够有机会被拍成电视剧,同样我很期待伊雅能够继续抒写这一系列小说,为都市男女情感生活,提供更多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踩生
后一篇:闲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