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晨报》抄书的年代

(2008-11-08 07:42:03)
标签:

家庭

北京晨报

一块

哥哥

注下

杂谈

分类: 报刊登载

《北京晨报》抄书的年代

《北京晨报》抄书的年代

                         抄书的年代

打小,我不是生活在书香世家。记忆里,我们家连个书架都没有。

我在上学以后,就格外的喜欢上了汉字。那个时候尽管还没有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但是我能明白书里可以获取很多营养。那是人类的精神面包。

家里有两个哥哥,三个孩子,在那个年代,要想都上好学,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两个哥哥,一个读到初中毕业,平时总逃学,是自己不想再上。另一个哥哥体育好,本想去体校,却上了高中,多种原因没有继续读书。那么作为我,家里唯一的女孩,应该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吧。

要知道,尽管不认识太多字的父亲,难以在学习上辅导我,却每天晚上在我学习的时候,在身边陪伴着我。有的时候也许因为停电,我就会在蜡烛下学习,这个时候,父亲就会戴上老花镜,也在烛光下读书,碰到不认识的字,他要么查字典,要么就直接问我。

而我,因为家境的原因,就总会想很多,总想早点去挣钱。最好能养家糊口。这好像就是我的人生理想,我并没有太多的理想,什么做医生啊当科学家啊,也许在刚上学的时候有过吧。

当我看到父母为给我交学费而焦虑,当我看到他们为了我们的口粮左一块右一块的开垦着荒地,我的心里,肯定注下了早些赚钱的想法。所以,打小,我就知道省着过。尽管每次过年,父亲都会给我压岁钱,我觉得自己可富足了。但我从来不轻易花。我会用那钱买盐,也会给父亲买他喜欢的旱烟。现在想想,小孩子真的有必要给他一部分钱,让他自己去支配,这样,孩子也可以试着理财,也让他有了成就感。

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哥哥只差一届。所以,有一年,我没有订教材。我和爸妈说,我可以拣哥哥的书用。只是当我把旧书拿到学校上课的时候,才发现其他书还好,政治书却有变动。

隔壁莫老师,我叫她嫂子。她比我大近二十岁。他们家子女多,她男人又是排行老大,所以我和他们家最小的相差不了几岁,她公婆和我父母是兄弟相称的,我自然也就和莫老师平辈称呼。她正巧教政治,我就把她的书借过来,开始昏天黑地的抄。一本书,很快被我抄完……然而,我还是早早辍学了,是觉得家里经济条件不很好,想早点赚钱,可以贴补家用。而事实上,父母一直说,我自己挣的钱自己攒着。于是,我买很多喜欢的书。上学的时候,因为没有钱订课外书,同桌总会把刚发到他手里的书先借给我看。到现在我都心存感激。也许因为一直喜欢看书,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和文字结下不解之缘。

岁月如梭。当我的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在学习上,我满足他所有的愿望。学校可以订杂志,我们就在学校订,学校不给订,孩子就去邮局订。我们爱科学、趣味数学等等,只要他喜欢,我们都订。这样,少了跟别人借,跟别人抄的程序。多好。

●栀子伊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