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拜年
这几年时兴起手机短信业务,于是一赶到年节的,手机就会嘟嘟的响个不停。
第一次收到手机短信是在几年前的一个春节。那个时候,尽管拥有手机的时间不是很短,可是平时和家人以及朋友联系都是通过接打电话,还从来没有用手机发过短消息。记得那天手机有一种特别陌生的提示音响起,按下去,却原来是一条很熟悉的朋友的短信。从头至尾一字不落的读下来,当时那个兴奋啊。我发短消息的历史也就是多半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最初发短信也是挺有瘾的,从此不再喜欢接打电话,把语言敲到手机屏幕上,让对方自己用心去读,的确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还能记得有一次和男友闹别扭,他在南卧室,我在北卧室,是我主动发短消息给他,也就是说我们那次就是靠短消息合好如初的。试想,女人是多么好面子啊,如果不是因为可以发短信,怎么能直接和他谈心呢。有的时候,嘴上难以表达的东西,用汉字表达出来,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手机短消息吵的最热闹的时候当属春节了。最近几年不用回老家,所以,春节的时候就会主动发短消息给老家的亲戚和朋友。时间久了,接到的都是类似教条的祝福话,接的多了,也就没有了最开始那种激动的心情,但无论如何,我都会给祝福者回一条自己拟定的祝福话,或者就为了省心,直接转发一条手机里早就存好的那条让人读来心里暖暖的文字。
以往,我还曾经在各节假日主动发短信给别人,这样的几年过去,发现短信越来越让人觉得失去了一种亲切感。尤其一到节日发送的那些短信,都仿佛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可是大家仍然乐此不疲地发着,联络着感情。
而我,在2008年的春节,除了非常重要的三两个人不得不主动发短信过去以外,其他的,诸如朋友和亲人,我基本就是做了守株待兔型的。就是说,他们有来,我就有回,不来我也不主动骚扰。相当于,今年我除了给长辈电话里拜个年以外,平辈的亲属,以往都是短消息拜年,而今年我就放弃了。
当曾经东家走西家走的拜年方式,简洁到手机短信或者电话拜年以后,年,似乎就变得不象原来那么重要了。其实,不仅仅是年味淡了,好象亲情都在短信拜年中渐行渐远。也许我们相隔太远,由曾经的短信拜年,到如今的短信都懒的发的地步了。
想象着每个春节的大年初四,舅舅家就会涌去很多亲戚。那个时候母亲还未来北京定居,所以,每年春节我都要回老家和母亲过大年。在老家过春节的那些天,我们都会东家走西家串。每天都是新年的问候话,每天都去喝酒、吃饭,亲属中的短信就省下了。
当我真正的离开老家,短信成了我和亲戚的联系方式。而今年,除了给舅舅打电话拜年以外,没给任何亲戚发短信。不是我懒啊,是我觉得短信拜年早已经没有了新意。不知道,这个年,以后怎么过才让人有一种更加的新鲜感?
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