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秒和刻骨铭心
最近发现邮箱首页被设置了音乐。听与不听,我们喜欢这样被温暖着。趁心情好,就想看看自己是哪一年开始使用这个邮箱的。点开已发送,点到末页,是2004年8月19号。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沈阳,离搬来北京只差几个月的时间。那一年我们暑假来北京,回去以后,我发出一封主题是:“儿子哭了”的邮件。
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我带儿子去长途客运站。结果儿子哭了,说没玩够,还要回去找他爸,站在路口就不爱走。我告诉他我们要回去上学,他就是哭,我说那这样,我买票,你一个人坐公交回去吧。他说行。八王坟客运站离我们新家有一个小时的距离。可是我们还没有把沈阳的家搬过来,而且也没给他联系学校,我坚定的拉着他坐上了荣昌快客。心里已经决定尽快搬过来。
那个时候他七岁。
我再翻了翻已发送邮件,有投稿的,有给朋友和亲戚的。再去点收件箱,有很多淘宝论坛发来的邮件,也有我06年底在一家公司做事的时候,朋友卖力给我查的一些资料。现在想想,所有电子邮件中,很难找到和我聊体已嗑的。大家已经不习惯写信了。
如今,我们都习惯在QQ或者MSN上叙旧、扯闲篇,或电话联系、网络语聊,语言尽可以非常奢侈的流泻。没有谁肯把心思花到写电子邮件上。去邮局觉得耽误时间,轻点鼠标倒是痛快,但是有的时候也觉得把感情放在这里,倒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写,轻点过去,瞬间就可以看到。不喜欢的话仅用0.01秒我们就可以把它删除。
大体翻了翻,除了2004年把邮件发给把儿子弄哭的那个相关的人,再也看不到很温暖的字。记忆里是有的,好象还有人给我发过很温馨的贺卡。可是翻了几页都没有找到。看来这个邮箱是太大了,需要我花时间整理才可以找得到。难道是用了0.01秒的时间不小心把它删掉了?
曾经有收藏的习惯。小的时候收藏糖纸、火柴盒上的漂亮商标、烟盒,那个时候,玩具少,看到漂亮的东西,就想收藏起来。喜欢迎着阳光看糖纸上花花绿绿的颜色。再长大,喜欢收藏信件。前些天看到书架上面有一个大纸袋子,里面装着好些信。十几年前的信了,曾经温暖过彼此。也曾经一度以为能永远的相互温暖着。可终究是,只能把它们放置在角落里,任它落满灰尘。
以为它会有个更合适的归属。可是,至今无人认领。电子邮件如果删掉,那真是再也找不回来了。信件如果不想保留,烧掉了,终究是化成烟,污染了环境。罢了,留着吧。却不忍心去看那些内容,就让岁月抹去那些记忆,那些文字,将慢慢的褪去原有的光彩。
终究和电子邮件相比,纸质信件要想消失于眼前,需要不止0.01秒的时间。不知道角落里的那些信件,经过一万年的过滤,会不会依然崭新如昨。这个时候,知道了什么叫刻骨铭心。
20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