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和理想只是一步之遥
前些天儿子上了一次电视。看电视之前他是镇定自若的,他没怎么样,倒把我兴奋够呛,好象上电视的是我一样。
那晚儿子一回来就跟我说了这事。我说,好,我们晚上一块看电视。吃饭的时候,老师竟然打电话过来特意叮嘱我们,说父母一定要陪孩子看这个节目啊。她说这次去参加比赛,学校几个孩子,只采访了儿子一个人。说明对儿子是充分肯定的。还不忘夸我儿子聪明。其实前些天儿子回来就跟我说过,说有个记者还要了他的签名,当时我就说,哇,我儿子也给别人签名了啊。不简单。
我知道,他那个时候心里一定是美的,但是让你看不出来。老师电话里就说他是个宠辱不惊的孩子。说实话,你在表面上是看不出他心里是不是波澜起伏的,挺沉静的孩子。不过,说句题外话,美食除外,儿子对吃好吃的永远有着特别的积极态度,去超市购物,也是他的爱好,好象那东西不要钱似的,使劲往购物车里扔。
还说那个晚上,那天晚上我们家电话竟然成了儿子的热线,同学们也有好几个打来电话的。大家和我们一样,守在电视机旁,等着那个精彩时刻。等着CETV的播放。
我准备用DV给他录下来,再用手机拍张照片。我和儿子各就各位一切准备就绪。他录像,我负责拍照片。当儿子看到镜头停留的时间很短的时候,显然有点扫兴,这毕竟不是只针对儿子一个人的专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不过,他端机器的手一直很平稳的保持着不变的姿势。看着儿子回答记者的问题,我已经很激动了,顺势搂过儿子的脖子,亲他一口再夸他一次。这是一次关于如何给地球降温的课题,儿子用他的想法征服了别人,也征服了我。别的不说,毕竟我们参与了,我就觉得有收获。
看过电视以后,他的同学也有把电话打过来的。想想儿子才十岁就读六年级了,又是他们班最小的孩子,连校长也在我偶尔接儿子的时候,说,你就是黄大群的妈妈?我以为,他在班上是有一定位置的。当然,我知道,每个孩子在父母心里的位置都很重要,或者说在班级里都有着自己的位置。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肯于动脑筋的。只要你能及时的夸奖他。
当天我把他比赛的文贴到了他的BLOG里。很快,我们就看到两则留言:不错,小伙子,加油!赶紧传视频上来啊。还有一条:设想得并不好,因为不可能实现。如果能从更切实际的想法入手,有些想法就成为了科学,不切实际的想法只能是幻想。把幻想当科学中,似乎就像中国古人把竹筒火箭绑在椅子腿上想飞天,那只有听响了!
第一条评论匿名阿姨,显然,我知道她是现实生活中我的好友。第二条匿名新浪网友的,我知道是跟我们距离不远的人,我当时就在想,那这么说,童话就不能存在了?孩子到底应不应该有幻想的空间?往往幻想离理想只有一步之遥的距离,尤其对于孩子,你要给他们幻想的空间。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爱迪生孵小鸡的事情来。也只有孩子会有这样超长的想法吧。鼓励,总比打击重要。
2008-1-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