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疲倦的身体,从医院回来,刚刚的兴奋也变得平静下来。今天傍晚,医院又出现了一起“闹丧”事件,患者家属摆出了“常规动作”——摆花圈、设灵堂、焚烧纸钱等等,停尸在病房。医院也出面谈判了,可是患者家属一开口就是天文数字,医院分歧较大,谈判没有没有结果,于是事件升级,政府出面,公安出面,再一次谈判,宣传政策,患者家属不予理睬,公安开始强制执行,尸体强行移送太平间,家属情绪激动,出手打公安,于是公安带走一人,事态渐渐平息,下一步再一次等待谈判。
如果说前几年“医闹”还是个新鲜名词的话,如今“闹丧”已是司空见惯了,当年有很多人通过“闹丧”尝到了甜头,可是今非昔比,“闹丧”已经成为了一场自编自导的闹剧,这场闹剧已不再是政府和医院的“软肋”,在“个人利益”和“大众利益”面前,政府已经不在犹豫不决,重拳出击,打击“闹丧”。
“医闹”事件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医疗事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从而让很多人效仿,来处理其他问题。“医闹”事件的发生,影响是深远的,许多人形容是“毒瘤”,不为过啊!如今,很多城市和地区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处理“医闹”和“闹丧”事件的应急预案,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以尽快的速度平息事件,给医院一个正常的工作秩序。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医疗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更应该寻找另外一条道路,去引导患者正确处理医疗纠纷。
记得许多年前,驾驶员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发生人员死亡,死亡家属就会到驾驶员家中去打砸抢,犹如目前出现了医疗纠纷,死亡患者家属出现“闹丧”,可是现在,交通事故死亡家属不会再去肇始者家中去闹,他们会去找公安,找保险公司去解决事件。我们也应该去思考交通事故处理的途径为我们处理医疗纠纷带来的启示,如何建立一个更加通畅的医疗事故处理途径?让患者家属更合理合法的去维权。这也是我思考的问题,有想法但不成熟,也希望网友们提出建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