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院人物——陈慈萱

(2023-09-09 15:39:43)

陈慈萱教授,女,19333月出生于上海。19538月,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被选派到哈工大电机系攻读电器专业研究生,专攻高压电器的研究。19567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61年随着哈工大专业的调整,只保留与军工相关的专业,不再保留电力方向的民用专业,随即由高等教育部协调到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随着国家教育部的专业设置调整,1965年与解广润、蒋德福、黄齐嵩等人一起调至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58年在哈工大主持建成我国第一个高压振荡回路装置,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0千伏磁吹避雷器;1959—1960年参与“330千伏输变电技术研究,制成了330千伏磁吹避雷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她在国内外发表过论文42篇,出版著译10余种。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次,中、美、日专利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编著《高压电器》、《电力系统过电压》先后获能源部电力类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水电部电力类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9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女职工及省先进科技工作者,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1994年被评为电力部劳动模范,同年还被评为湖北省科技精英。曾两次当选全国人大第78届代表。

从教之后,一直坚守新中国第一个高电压技术专业。他与解广润教授结为伉俪数十年间,相互砥砺,相互支持,为祖国的高电压传输与防雷技术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珞珈山下的高电压防雷实验室里,夫妇二人不辞劳苦,为国家的电力系统防护与传输培养了大量人才。在业界把他们夫妇誉为珞珈山下的“雷公电母”。

20235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出通报,经国际遴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董事会审议通过,2023顾毓琇电机工程奖授予今年90岁的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陈慈萱教授。

2022年11月22日,我在茶港小区的路口上遇到陈教授,虽然年迈,但是精神矍铄,我提出到她家拍两张解老师的旧照,她爽朗地答应了,并告诉了我她家楼栋号码和电话。结果预约的那天我登门时,恰遇儿女为她在外举行宴会而耽误,后来我还想再约,生怕陈老师厌烦,不敢造次,只能等下次相遇。

水院人物——陈慈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