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国高校图书馆的超级大佬们齐聚中山大学图书馆议事,大家对数据商的定价策略、销售策略和涨价行为极其愤怒,一致认为图书馆界必须发出强烈的声音,以矫正数据商的不端行为。斋主现在先提出如下质问,请同仁们提供更多的质问,为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展开行动提供作料:
一问:数据库的定价依据是什么?
二问:凭什么在购买期刊全文数据库时数据商要强行捆绑纸质期刊?
三问:在全文数据库的使用基本上符合二八率,即一个数据库的资源通常只有20%被用户使用,另外80%未被使用的情况下,凭什么还要图书馆为未被使用的80%的资源买单?
四问:数据库不是不可以涨价,可是涨价总得有个规矩,每年的涨价幅度控制在通货膨胀率之下一般不会超越图书馆的心理承受能力,凭什么有的数据商动不动就每年涨价20%,甚至更多?
五问:凭什么在数字图书的使用中要采用与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相同的办法,每次只能一个用户借阅?
六问:凭什么数字图书的销售价格有时甚至要高过纸本图书?
七问:凭什么图书馆在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后因无力继续购买而不能拥有已经购买使用权年限的数据库的永久使用权?
八问:凭什么数据商要将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或者某个主题的期刊,从综合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抽出来,单独建库暴利销售?
九问:凭什么数据商在签订购买合同时要强行规定不允许图书馆作任何元数据的关联?这与图书馆购买图书后出版商不允许图书馆编目有什么区别?
十问:凭什么数据商不向图书馆提供详细的用户使用报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