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氏朗诵检错法

(2013-10-18 10:21:38)
标签:

朗诵检错法

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

校园

分类: 图书馆札记

    刚刚看完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后记中特别感谢斋主的“朗诵检错法”,并言自入程门以来程氏朗诵检错法就一直是作者修改论文的必用方法。看了这段文字,斋主心情大悦,终于有学生能够谨记教诲,经常使用,并且有所感念了。

    关于论文的写作,斋主并没有专门的文字论述,但是耳提面命不少。一言以蔽之: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这是写论文的要义。既然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那么就要给别人方便,要通俗易懂,简捷流畅。在此基础上,才能追求文字的优美与魅力,否则,别人是读不下去的。学生写论文,通常存在两大弊端:一则是不考虑论述的逻辑性,文字过万,逻辑必乱;二是不考虑别人读起来是否费力,千言万语,丛生病句。大学教师不可能像小学老师那样一字一句地去修改学生的论文,因此斋主只能告诉学生自己纠错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朗诵检错法,二是同窗互校法。其中,朗诵检错法最为有效。

    为什么要朗诵检错?大体说来,一篇论文过万言以后,写作时费劲,写完了以后,在没有变成铅字以前,作者自己阅读的兴趣总是索然的,如果是三五万字,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字,那么更是不忍卒读,特别是在电脑上,文字上下翻滚,那可不只是一目十行,有时是一拉数页,怎么可能逐字逐句地修改?于是,要求学生是正文字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话。如其如此,不如要求学生朗读论文好了。朗读的好处在于:一则可以检查文字是否通顺、流畅,二则可以发现文字句式的错误。一篇文章自己读起来都结结巴巴,别人读起来肯定更为结结巴巴;一个从句自己一口气都读不下来,别人读起来肯定会憋死。斋主的基本要求是,论文写完以后,大声朗读三次。每朗读一次,修改一遍,三次下来,至少在文字上不会有大问题。信不信由你,试一试就知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