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斋主日前的提议,《图书馆论坛》的编辑刘洪今天发来了为黄宗忠教授的最后一篇学术论文《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全文13000字)撰写的“编者按”。拜读后,斋主感到不合己意,乃越俎代庖,亲自操刀,重新撰写了一个“编者按”,以供《图书馆论坛》编辑部参考。现张贴如下,请同仁们斧正。如果有同仁乐意像斋主一样越俎代庖,则热烈欢迎将个人撰写的“编者按”贴在本博文后的评论之中,以供《图书馆论坛》广泛借鉴。《图书馆论坛》第六期出版在即,逾期不候。以下是斋主试着撰写的“编者按”。
编者按
这篇于2011年10月10日从珞珈山(武汉大学)寄给《图书馆论坛》的约稿,看似普普通通,却非同寻常:它(极有可能)是一代宗师黄宗忠先生(教授)生前寄出的最后一篇学术论文,(因为一代宗师黄宗忠教授在寄出这篇论文的)20天后,八秩高龄的黄宗忠先生竟驾鹤西去,与世长辞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黄宗忠先生(教授)始终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术休戚与共,即使是离休以后,仍然笔耕不辍,不断开拓,与时俱进。自《图书馆论坛》(将每年的第六期)开辟(为)“图情专家学者专辑”以来,黄宗忠先生(教授为“专辑”的撰稿)从未间断撰稿,真知灼见层出不穷。(这是一种图书馆学术情怀,更是一种图书馆精神,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可歌可泣的事业与学术精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黄宗忠先生(教授)一如既往地向图书馆界呼吁“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这是(身患重疾的)黄宗忠先生(教授)最后发出的学术呐喊,更是振兴图书馆事业的时代强音。黄宗忠先生(教授)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丰富图书馆学思想与理论。哲人其萎,思想不朽。为此,本刊在刊发黄宗忠先生(教授)的这篇论文时一反惯例,不在著者名上添加黑框,以彰显黄宗忠先生(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之深情厚意。
注:依照网友的建议,斋主对“编者按”做部分文字修改,蓝色字体为修正补充文字,括号和括号内的红色字体为删去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