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9月起,每个月均有一件轰动中国的“图书馆案”发生,斋主在《2010年轰动中国的四大图书馆案》中已经略有所述,没有想到,迈入2011年1月后,“乞丐入馆案”比去年的图书馆案更加轰动。
“乞丐入馆案”肇始于微博,迅速漫延至博客,成为近日网络的热门话题,然后从网络媒体转向平面媒体,各地报纸纷纷发表专文,最后上升到电视媒体,形成了“全媒体”“B52式轰炸”的局面,并且还在向纵深发展。这必将记入中国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因为它开启了全社会传播图书馆权利思想的新时代,是图书馆权利思想从图书馆学人在中国图书馆界业内的传播正式转向民众和媒体自觉向全社会传播的里程碑。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因为程焕文、范并思、蒋永福、李国新、吴晞、程亚男、李超平、张勇、韩继章、倪晓建、杨玉麟、楮树青、邱冠华等“非主流”图书馆学人的竭力倡导,湖南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杂志、黑龙江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设》杂志的宣传推广,中山大学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东莞图书馆、佛山图书馆、杭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图书馆的普遍实践,平等、自由、免费的公共图书馆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陆的土壤中。但是,图书馆权利思想观念的传播远远没有完成。这一则是因为广大的图书馆人并未真正全面地树立牢固的平等、自由、免费的图书馆观念,二则是因为民众和社会的图书馆权利意识尚未普遍觉醒。“乞丐入馆案”之所以能够造成如此轰动的媒体效应,其根本即在于此。
在去年9月的“差教授进图书馆案”中,图书馆界曾经出现过莫名其妙的自虐冷血现象。在这次的“乞丐入馆案”中,图书馆界同样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自虐冷漠状况。面对媒体无穷无尽的穿透力和冲击力,围观的图书馆人不可以再冷漠下去,必须借力发力,去全力传播图书馆权利观念,而不是躲在书斋中撰写那些自娱自乐的垃圾论文与著作,或者藏在网络的某个角落闭门相互喷射唾沫。
“乞丐入馆案”是中国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的一个里程碑,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新起点的标志。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里程碑,我们就会丧失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的天赐良机。如果我们不能从此出发去反思我国的图书馆权利现状,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步伐就不可能加快。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让我们一起携手迈入图书馆权利思想传播与实践的新时代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