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6点,在台风与大雨中飞机平安降落广州白云机场,我们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图书馆史学术研讨会的温州之行亦随之愉快地结束。虽然广州的地面气温因大风大雨而略带有几分凉意,但是,我们的心中仍然存留着从温州携来的温暖。
多少年来,大凡我自己操办学术会议总是尽量谋求尽可能的简单,自己去开会也不太习惯有人接送,免得给承办者增添太多麻烦,因为接站与送站既耗费人力又耗费财力,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所以,我一般不通知自己到达的具体时间。因为我是此次温州会议的主办者,所以需要预先通知承办方温州市图书馆,以便商议相关事宜。15日下午,从萧山至温州的大巴晚点约40分钟到达,出站时,迎面而来的是笑容可掬的郑笑笑馆长,令人好不感动,得知郑笑笑馆长已在车站等候1个多小时,又令人十分过意不去。在去酒店的途中,我得知在我之前到达的代表,包括凌晨到达的代表,均享受了同样热忱周到的接待,这既令我惶恐不安,又令我感激不尽。
16日上午,温州大学图书馆杨凌云副馆长邀我和我的导师谢灼华先生一起去温州大学图书馆,与图书馆的中层管理干部座谈特色文献馆藏的建设。这个题目似乎不太时髦,但是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乐于前往与同仁们共同交流经验。出乎意料的是,温州大学图书馆的同仁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对图书馆界的发展动态也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掌握,给人一种专业知音的温暖感。
16日下午2点,参加温州市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温州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郑笑笑馆长十分巧妙地组织了这次学术年会,所谓巧妙,也就是利用机会改变年会的形式也。年会的内容是三个外来学人的专题报告: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讲“图书馆与社会阅读”,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徐雁(秋禾)讲“图书馆读者工作的趋向”,另一个是我讲“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余光和秋禾两位仁兄是海内外著名的阅读学专家,同时也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其报告清新自然,颇有裨益。我的报告则仍然延续在萧山的模式——提问讨论,因为“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理念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中会遭遇许多令人费解的情形,因此与会者提问讨论十分活跃。总的感觉是,温州市的图书馆员都非常敬业乐业,也比较能够接受“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理念,不像学界那样只从学理上去质疑,而是专注于现实中具体问题的解决。这正是我当初提出“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理念的目的,因此倍感亲切。
17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图书馆史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市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代表一到达温州市图书馆,就被温州市图书馆的洋溢热情所包围和笼罩,图书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巨幅的宣传版,会场门楣上是通栏的会议横幅,入内则有多个印刷精美的导引指示牌,会场的布置典雅隆重,馆员身着统一的蓝色西装馆服,或者楚楚动人,或者英俊潇洒,展现着温州市图书馆精神风貌的高尚,洋溢着温州市图书馆同仁的热情。无论是会议期间的茶歇,还是会后的文化参观,或者往返机场/火车站,温州市图书馆的同仁始终与我们与会代表相伴,热情接待,周到服务,细心关照,不仅令与会代表倍感宾至如归,而且使研讨会十分圆满成功。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全体与会代表向以郑笑笑馆长为首的温州市图书馆全体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因为各种杂务缠身,终日时间恐慌,直到现在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205室开会,才忙里偷闲略记上周会议一二,抱歉)

郑笑笑馆长主持温州市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

王余光教授在报告中

徐雁教授在报告中





第二届图书馆史学术研讨会会场



会议午餐就在会场外的馆员餐厅,经济而美味,深获大家赞赏!

图书馆史研讨会主题版非常雅致气派

会议闭幕式后全体与会代表在会议主题版上签字留念,背对者为郑馆长。

楠溪江古民居文化参观
楠溪江漂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