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前延】离开脉络一切都是空谈——之脉络与神经传导
——肖伯谦
“神经传导是一种电位差的变化”,正常健康人体随年龄增长,脉络功能及自适应性不断调整完善,适应自体,神经传导感应与刺激反应趋于正常。
自主神经传导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确立正常传导感应与刺激反应阈值,其他因素刺激影响神经传导,或强或若,表现出差异性。
在脉络功能的基础上,中枢神经功能得以发挥,中枢神经位于椎管内,是生命及生理功能的主干,脊椎周围神经是中枢神经最近的分行,刺激感应敏感度高于远端神经传导感觉。
脊椎错位,触碰刺激神经,神经刺激传导反应增强,随刺激强度的提高,表现为兴奋、狂躁症等;脊椎压迫神经,神经刺激传导阻滞,反应降低,随压迫程度的增高,表现为木讷、抑郁症等。
在脉络免疫、修复、再造三大功能和人体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三大自主机能作用下,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和感受度传导阈值完善在正常之范围。
如将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和感受度传导阈值可分为10级,则:
1、2级: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和感受度传导降低。
表现:抑郁症——木讷——反应速率降低等。
3级: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和感受度传导正常较弱。
表现:反应速度较慢,属于正常偏弱。
4、5、6、7级: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和感受度传导正常。
表现:正常。
8级: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和感受度传导正常偏强。
表现:反应速度较快,属于正常偏强。
9、10级: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和感受度传导增高。
表现:兴奋——偏执症——狂躁症。
正常健康人体在4、5、6、7级范围内,神经传导感应、刺激反应速度、感受度传导、生理机能及体征等处于健康状态。
神经传导建立在脉络运行的基础上,脉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脉络“决生死,治百病”,“不可不通”,脉络品质决定健康状态。
人体的生存、神经传导反应等及一切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建立在脉络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同时,中枢神经所在地——脊椎的生理结构改变可直接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引发各种疾病体征。
“脊椎与人体70%的疾病相关”,脊椎错位等功能异常,是在脉络功能异常的基础上出现的,脉络是基础,是根本,脉络运行正常,气血——能量和血液输部正常,濡养筋骨,肌肉韧带正常把持脊椎正常的生理结构,不发生错位,神经不受压迫,传导正常,人健康无病,脉络功能异常,筋骨得不到濡养,肌肉韧带没有力量把持脊椎,脊椎错位,刺激、阻滞神经传导,人发生疾病(除外伤外)。
因此:舒筋通络,修复脉络正常的运行状态,恢复脉络的免疫、修复、再造三大功能和自主机能,是保持生命、生存、健康的根本,离开经络一切都是空谈。
参考文献:《健康资本论》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 2017 第一版
《脉络脊椎与人体健康》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学术版 2012
3 5、6
《癌肿心脑血管病的警示性体征及血管修复技术研究》健康世界
2014 2
《生命细胞粒子信息代码》世界最新医学 2018 18
3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