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任督二脉 有法可依
(2012-07-19 00:34:46)
标签:
杂谈 |
打通任督二脉 有法可依
针对目前沸沸扬扬的打通任督二脉的标准,著名养生学家、人体粒子学研究发起人肖伯谦先生指出:“打通任督二脉,有“法”可依”。
古代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发现研究出任督二脉后,就总结出任督二脉通畅的判断标准。
肖伯谦指出:“脉络是构成人体的纤维框架构造及其中的带电粒子构造,二者是结合体或是结合构造,不可分割”。
脉络的实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脉络的作用是:决生死,医百病;
脉络的本质是:调阴阳,处虚实;
脉络的特性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任督二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核心经脉,它统系着人体内数以千计的络脉,调控着人体3000余个穴位,打通任督二脉即可贯通全身经络,然而全身经脉通畅,任督二脉才能真正贯通。
脉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在人体内实现气血运行的代表性器官是血管,如果脉络堵塞了,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就是血管堵塞了,血管堵塞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又是人体各种疾病发生的基础病变,动脉硬化典型代表病症是高血压,所以打通任督二脉必先去除动脉硬化,没有了动脉硬化,气血运行才能处于通畅状态,脉络也就处于通畅状态了,这样人体就会无任何疾病征兆的健康状态,如果是高血压的病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其血压就会恢复正常。所以现代要是检验是否打通任督二脉,血压可作为一个检验指标。
由脉络的特性可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脉络堵塞人体就会有痛的感觉,打通任督二脉后人体就不会出现痛的症状,无论人体处于何种疾病状态,其脉络就是不通畅的!
所以几千年前先人就总结出了判定人体任督二脉通畅的标准:“通则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