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说,人与人对不对眼,起始于最开始的十几秒钟!二年前也是春节期间,俺第一次单枪匹马摸入大余湾,村头首先碰见的就是人家余老汉!记得那日老汉佝偻着腰身(脊椎不太好),在接过俺递过去的一把糖后,热情地用葫芦瓢从粮袋里挖了半勺玉米粒,颤颤巍巍地带俺走到屋外,一声“咕啰啰”,一扬手中瓢,半瓢玉米就飞向空中,屋顶上数十只鸽子地上十几只母鸡“扑拉拉”抢向大地!......于是,以后每次到大余湾,俺都会帮老人留几张影,下回再去时就带上打出来的像片,久而久之,老人就像俺远门的亲戚,俺就像老人多年的熟人!

赶到大余湾,时间不过9点,老汉隔壁的大嫂正在水边漱口刷牙,见俺举着相机,连忙嚷嚷:“别拍别拍,不好看呢!呵呵”
瞅见老汉门口的小靠凳没,老汉一家一定已经起来了!
推开木门,随老汉出来的还有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原来老汉的儿子正在家里等舞龙炸喜鞭,二人看见俺前次拍的片片,一起乐不可支!
来来来,难得您公子也在,来张全家福吧!好了,朝这看,手不要理衣服了!......
烟俺不吸,水俺也带了,瓜子,没时间嗑;老屋,俺是要拍的!
啥?房屋不让翻修不说还不让养鸡?前面好理解,保持古村风貌,鸡不让养,你们拿啥补充蛋白质,拿啥向游客换人民币?
鸽子捏?以前那么多鸽子咋就看见这几只?啥?都成猫的盘中餐了!
同志们,看看,看看,二年前鸽群人强马壮、鸡儿妻妾成群的日子,说没就没了!这张片片又成了历史片!
在人的伟力面前,生命是这么脆弱;在丛林法则中,又是如此的弱肉强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