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全国解放这么多年,教育医疗早已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但直到今天,差距仍然被人为地拉大;当少部分人上着设施优良、师资完备的优质幼儿园和小学时,全国乡村和城镇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能坐在离家奇远、四面漏风的教室(如果那也能叫教室的话)里,听那些拿着比低保水平还低工资的乡村代课老师说中国的伟大......;当少部分人享受着每天数百元上千元的干部病房时,全国还有更多的人在为看不看病、吃不吃药、住不住院而纠结!在二十一世纪,在人类公平、均衡的发展已是世界文明共识的大环境里,在中国的天空下,一部分人却可以占有另一部分人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一部分人还可以决定另外一部分人能不能发展,如何发展,以及能不能进城?

每日去集贸市场,每日见证下里巴人为每一分钱而打拼,为每一点小得不能再小的快乐而快乐;听天由命,随遇而安!
一个简陋得不成样子的房间就是他们的商铺兼住房,一个千余元的生意就是活命的根本!
城里娃儿这个年龄都在幼儿园里拍手唱歌,面条铺的孙女天天看的是满筐的米粉面条,以及市场里踽踽而行的男女老少!
刚刚3岁就会认钱了,还知道拿着菜价牌子摇啊摇!姥姥,这也太早了吧?
乖娃,奶奶卖了面条给娃娃买糖宝宝,娃娃自已玩不要闹,奶奶是天底下顶好的奶奶,娃娃是奶奶最爱的宝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