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应聘记

(2007-07-09 00:11:34)
分类: 成长的历程
    上周四,一久已不见面的朋友电话告俺:准备骑马找马,应聘武昌一文化公司的管理层级;说起这朋友也是俺们一道进银行的同学,只是早先已跳到某事业单位,干了二年,没找着感觉,于是又动了走意。

 

    既然是朋友相邀,俺自已也想见识见识这应聘是个咋应聘法,于是一大早就单人单车奔武昌(该公司在武昌),准点于8.30分到达L公司门口,同学正拿一棒球帽一面使劲地忽扇,一面焦急地左顾右盼;看俺一溜烟地滑行过来,高兴得一抬手:“哎呀哥们,你可才来!”一面说一面将一罐冰镇雪碧塞进俺的手里。

 

    锁好车,进到Z集团大厦(该公司系租用Z集团大厦二楼办公),朋友把俺拉到一边,这时俺才知道:丫的已进入复赛,今天是和L公司老板见面;之所以要俺也来,系老板复试前标新立异地告诉应聘者:每人须带一个知心朋友来,而且还得在复试现场对应聘者进行现场画像;俺一听就笑了起来,估摸着老板的用意就是看你有啥样的朋友,朋友怯不怯场,口才如何;如果应聘管理岗位的人连朋友都没有格调,那他(或她)的为人和水平就可想而知!

 

    “哥们,好说,等下俺说啥俺先不告诉你,既然你请俺来,就得把心拴在俺腰带上,只有这样才更为逼真,否则一演穿帮反而去了大头!”多年的朋友彼此间心知肚明,拍拍肩,拉拉手,兄弟一起向上走!

 

    由于L公司还未正式运作,除一间主会议室已完工外,其他所有办公室还处于装修收尾阶段,所以制冷也远未正常;进到房间,围桌而坐的已有九人之多,陪聘人员则坐在应聘人员的侧后;大家伙或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就这么等啊等啊,一直等到规定时间(8.30)后的9.25(将近一个小时哦),一蓄着长长头发(估计是艺术的需要),瘦瘦的男同胞才推门进来,然后是工作人员简单的介绍,应聘者一片“吱吱扭扭”调整坐椅的声音;长头发的老板在作了自我简介后,就要求所有应聘者按逆是针方向每人作一自我介绍。

 

    按排列顺序,俺和朋友是第三对,前面二对讲的过程中俺们屏息静听,第一个有啥MBA经历,曾经为啥旅游公司作过啥策划,但据俺冷眼旁观,属书读多了,食古不化之列,和朋友私下交换一个眼色,已在心底划去;第二对在某大型厂矿工作多年,看着就傻大黑粗,俺们对视一笑,也从心中划去;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着两位发言者发言前都站起身来,既增加了自已的紧张感还让旁观者有种不舒服的感觉:现在还没拿谁的钱呢,还不知后事是咋回事,就这么笔挺地站着,也太那个了吧?于是在第一个MBA站起来时,俺就和朋友耳语:“不能站,坚决不能站;是公司要你的才,不是要你会站!”于是打俺们这起,全都是坐着发言,俺觉着后面的同志们真的轻松多了!

 

    朋友自我介绍完,俺就憋着北京普通话不急不缓地接上了腔:“俺这朋友别的不说,就管理经验和亲和力您可瞅准了,绝对是高于平均水平,而且关键的是,曾经的银行工作经验和文化事业从业经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积累,您知道俺们银行是怎样要求每道工序的吗?长期在里面工作的员工就是回到家数自已的钱都是左一遍右一遍,遍遍都是“老三篇”(七十年代天天必读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俺想,认真负责,亲和力强,专业知识广是不是贵公司取人的标准?俺说完了,谢谢!就在俺说话的当口,俺发现已有同志忍不住笑出了声,很好,目的已经达到!俺也发现老板频频地向俺们这疙瘩在扫描。

 

    一轮简介下来,俺就找着了规律:一是现在的小年轻着实厉害,像一张张白纸,看着就纯洁无暇,不管他们有无工作经验,起码看起来就舒服,毕竟可塑性强;反过来就是和俺们年龄差不多的男女同胞,从气质、谈吐就差得远了,或者说来这里的人都是中年人中的不成功者!二是L公司老板的眼水有问题,假若俺是老板,在坐的一多半人跟本就没机会进入第二轮,娘的,毕竟是从事文化产业的文化公司啊,咋搞得像卖酸菜的农家作坊,啥人都要呢?

 

    接下来老板又出了二个题目:20分钟内为公司草拟一个员工守则和一份演出合同;奶奶的,俺们多年从事的就是写写画画,这鸟白不是往俺们手里钻么?俺那哥们气定神闲,抽出笔来龙飞凤舞,才7分钟就第一个交了卷,哇靠!

 

    老板说了,做完的可以先走,二天内将有最后的通知;出得门来俺揪住丫的衣服领子问:“你可想好了,俺看这也就是文化捐客,你愿意放弃稳定的事业单位来追啥文化的梦想么?俺可是已闻到了他们那泛出来的真实的味道!”朋友痴呆了半天,只得说:“再说,再说!”

 

    俺是看穿了:如今的中国,如果想像当年韩信那样遇到萧何,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还真是很难很难;是留是走,朋友正矛盾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又过长江
后一篇:幼小的斑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